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2月04日> 总第1288期 > 02 > 新闻内容
古罗马人厕所有点脏!
健康时报记者 刘玫妍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4日  查看次数:  
 
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其疆域横跨三个大洲,环绕地中海,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于此,不过他们的厕所并不干净,反而成了寄生虫的聚集地!在与厕所寄生虫的这场战役中,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输了。
日前,一项在线发表在英国《寄生物学》(Parasitology)杂志上的研究,通过分析粪便化石样本发现,古罗马公厕所在地留存了大量寄生虫及其虫卵。他们能打下江山,却管不好厕所,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厕所中有寄生虫的存在以及如何传播的!
厕所,一辈子
要去20万次的地方
    厕所,很多人天然认为它就是脏的,甚至认为脏是理所当然,却不知道,这个小小的空间在人一生中有多重要!
根据世界厕所组织提供的数字,每人每天大约上厕所六至八次,一年就是大约两千五百次。算下来,一个活八十岁的人,一辈子去厕所超过20万次。
厕所成为很多病菌的传播基地,如果清洁卫生得不到保障,霍乱、肠道寄生虫、痢疾、肺炎、腹泻及皮肤感染等都直接跟厕所卫生相关。然而,厕所的重要性却被很多人忽视。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每天近2000名儿童死于可预防的腹泻;平均每2.5分钟就有一个小孩因为饮水污染引发痢疾死亡。也因为如此,第6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倡导厕所清洁、舒适、健康。
从某种意义上说,厕所从肮脏到清洁的变化,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横断面。在这方面,古罗马人的卫生体系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他们建造了公共洗浴设施、公厕,并制定严格的规定,管理人们扔垃圾的方式。罗马本身的污水处理系统也让世人赞叹不已——那就是其大名鼎鼎的引水渠,甚至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了类似冲水马桶的存在。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厕所寄生虫的“侵略”!
古罗马公厕
被鱼绦虫占领
    研究发现,古罗马公厕中的寄生虫主要是鱼绦虫。英国剑桥大学古病理学家皮埃尔·米切尔解释:“古罗马人感染鱼绦虫可能是因为吃了生鱼或未煮熟的鱼。他们平时喜欢吃鱼酱料,酱料是将一条条鱼混合各种调料放在烈日下晒制发酵而成。这种酱料不加热直接生吃,因此成了鱼绦虫卵的完美宿主。”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威巍表示,这种属于消化道传播,是寄生虫最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正所谓“病从口入”,古罗马人吃了含有鱼绦虫卵的鱼酱料,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如果猪或牛吃进了这些虫卵,虫卵可在猪体内发育成囊尾蚴。人吃了这种猪肉或牛肉,或者被虫卵污染过的食物,就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目前,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仍然延续以前的粪坑形式,粪便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就被当作天然的农业肥料。如果这些粪便中含有蛔虫等寄生虫卵,很容易造成蔬菜、瓜果被污染,可能随食用进入人体。
我们的厕所
最该担心猪肉绦虫
   “古罗马人的鱼绦虫在现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相比之下,现在最常见的是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介绍,现代人肉类消费以猪肉、牛肉、鸡肉为主,如果生吃或者吃了半熟的肉类,虫卵就可能进入人体。感染绦虫的症状通常是胃痛、恶心呕吐、腹泻、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
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猪肉绦虫。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可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育,引起囊虫病。如果是寄生在皮下组织,会出现皮下结节,经过一段时间,结节可以钙化;寄生在肠胃,会分泌毒素引起腹部不适、腹泻等;寄生在肌肉可引起肌肉酸胀;寄生在人脑,可引起癫痫、阵发性昏迷、呕吐;寄生在眼部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除了消化道传播,寄生虫还可以通过皮肤传播,比如血吸虫,通过接触皮肤、黏膜钻入人体而造成感染。还有蚊虫叮咬的传播,如疟原虫,蚊子叮咬了病人或是带疟原虫的正常人之后,再叮咬健康人就会把它吸的带疟原虫的血传给健康人而致病。
给自己一个
真正干净的厕所
    对于厕所问题,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最爱讲两句话,第一句就是“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第二句是“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
人的粪便中可能会有细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做好清毒净化工作,就会成为人体健康的不定时炸弹。幸运的是,抽水马桶等卫生设备已很好地解决了粪便滞留问题,很大程度上切断了寄生虫的传播。
不过,有了马桶也不要大意。抵抗了寄生虫还要防着细菌,应定期使用消毒剂对马桶进行全方位的冲洗,尤其注意马桶底座内外和两侧边缘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以免形成黄斑污渍、滋生霉菌和病菌。定期更换马桶坐垫圈,以防止各种病菌交叉感染。另外,注意保持马桶刷的干燥,并定期清洗。
此外,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也很重要,如厕后记得洗手。饮食上尽量避免吃生食,肉类一定要煮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