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吸烟是始于工作环境。1975年,我被调往铁路局某工务段,要经常去工地现场,与现场的领导和工人师傅打交道。这里吸烟的人特别多,香烟是工人师傅之间交流感情非常重要的纽带,为了融入这个环境,获得同事、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一进入工地,我们就你一支、我一支地递烟,热热闹闹地开始工作。自此,我也加入了烟民的行列。渐渐烟量不断增加,最高量时一天两包,一吸就是23年。
大概烟龄来到10年的时候,我的身体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不适:
10年前从不进医院、不看医生、不吃药的小伙子,10年后变成了身患哮喘、支气管炎、一天到晚咳嗽不断、药物不断的病人;10年前我是篮球场上的前锋队员,一场球下来也不累,10年后我成了跑两圈就上气不接下气的板凳队员;10年前我是只有60公斤体重、体型标准的帅哥;10年后,我因病减少了运动量,体重达到88公斤,成了挺着将军肚、走一步喘三喘的亚健康人;10年前我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希望,10年后由于哮喘、咳嗽的折磨,我变得没了热情、脾气暴躁、极易动怒、讨人嫌。
直到我退休那一年,有一天在食堂吃饭,突然一阵剧烈咳嗽,然后不省人事,等我清醒时发现自己在医院。这件事带给我很大的刺激,也让我下定决心戒烟。1998年我退休了,开始戒烟。
戒烟的前10年并不容易: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总感觉空落落的。我买了一些爱吃的坚果做零食,觉得不舒服就吃一些,慢慢的零食的量也减少了。
退休后应朋友之约,又接任了一些工作,吸烟机会非常多,但都被我拒绝了,毅力让我成功顶住了香烟的诱惑。
2003年母亲去世,使我掉进了精神低谷。母亲是90岁高龄的小脚女人,30岁守寡,独自辛苦抚养了三个孩子。就在这极其痛苦的时刻,我几次拿出香烟想以烟解愁,但毅力又让我成功顶住了诱惑。
2006年爱人病故,留下了孤独的我,寂寞之中香烟已对我没有诱惑力。
同时,纠缠我很久的支气管炎和哮喘也不治而愈,已很少出现咳喘了。
当一个人从迷雾中清醒后,才会对以前的一切有客观的思考,才看清吸烟的危害,才知道23年的吸烟让我失去了健康的体魄,失去了平静的心绪,给亲人们带来很多痛苦。
2008年,70岁的我虽独自生活,但不再受吸烟后遗症的折磨,开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烹饪,让孩子们到我这里的时候赞不绝口;学习写作,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2009~2013年,我完成了一本10万字的长篇家书、一篇10万字的长篇小说和一篇3万字的中篇小说,目前正在写另一本小说《北京情》。
不论是吸烟还是戒烟,都能改变一个人:吸烟使一个健康人变成病人;戒烟使一个病人变成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