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滴鼻剂主要有:抗过敏滴鼻剂,如布地奈德滴鼻剂;血管收缩剂,如盐酸麻黄素滴鼻液;抗菌素类滴鼻剂,如新霉素滴鼻液;鼻黏膜腐蚀剂,如5%硝酸银;鼻黏膜刺激剂,如复方薄荷油、1%碘甘油等。
但要提示各位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遵医嘱选用药品。
在滴药之前,建议患者应该把鼻涕尽量擤干净,如果患者鼻腔内有干痂,可以用温盐水清洗,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用滴鼻剂。
患者在使用滴鼻剂时,应该采取平躺姿势,将肩背部垫高,头向后仰起,鼻孔朝天,双侧鼻孔分别滴3~4滴药液,轻轻按压双鼻翼,捏两下,左右摇头数次,这样可以使药液充分到达病灶,大约保持3~5分钟后患者再坐起。
但如果是鼻窦炎患者,在滴药时则应该采取侧卧位,垫高肩部,头部偏向患病一侧并保持肩部垂下,先滴下侧鼻孔,在保持3~5分钟后换滴另一侧。
如果多次用滴鼻液不起效,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