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2月17日> 总第1274期 > 09 > 新闻内容
中国男人为什么不够暖
作家 闫 红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查看次数:  
   一度有一篇名为《暖男》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上非常红,文章中的“暖男”一词击中了无数女人的心,争相转发的行为背后传达的是无数寂寞芳心对“暖男”的热切呼唤。没办法,谁让在当今社会,“暖男”是个太过匮乏的种类呢。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外科大夫,形象中等,医术不错,但深受女患者喜爱。连他自己都意外。自认为唯一的优点,不过是性格比较温和,耐心回答病人的问题,安慰病人低落的情绪。都是小细节,但相对于病人的老公,却显出了十足的暖意。

  当医生许多年,他见识过太多的极品男人。有的女患者生病后,老公几乎不露面,请了家里亲戚来陪房;有的女患者原本和老公AA制,手术后,在病床前,老公迫不及待地跟她谈这医药费怎么算;更多的表现没有这么恶劣,也愿意出钱也偶尔陪护,就是懒得搭理病人那些恐惧忧伤,听烦了,便冲上一句:“说这些有什么用,这不是正在治着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耐心倾听开解的医生,成为她们想要伸手抱住的那一束温暖,便不足为奇了。

  在某次被女患者的老公严重警告后,自认为清白无辜的医生朋友,发出他的疑问:那些男人,也是不重视他们的妻子啊,为什么他们平时不能对自己的老婆好一点呢?

  中国的规矩是,男人好点色不算什么,太有爱就不行。一个胸有大志的男人,只被允许有一种爱,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爱,爱老婆,还让别人知道自己爱老婆,当然不能成为国民榜样。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些男人,即便没那么爱国爱人民爱事业,起码要把不爱女人的姿态做足,对女人越是冷淡,就显得他们越道德,好像别人就看不出来他们只是患上了爱的匮乏症,跟这个国家社会没有一毛钱关系似的。

  虽然时代已经改变,那种基因似的东西不会变。现在的男人也许不会随便谈国家社会什么的了,但他们还是更愿意把心思放在工作、牌局和朋友身上,而将老婆往后排,一句经典的台词是:我不也是为了这个家?

  真的如此吗?我的偶像王蒙先生说,他最喜欢给别人的祝福,就是“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他说这两者中家庭幸福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家庭要是不幸福,身体也不会太健康。

  这位老作家倒是个老暖男,他曾写过,在极为困窘的日子里,他也会带着老婆孩子时常去公园坐坐,准备一盘瓜子,一家人有说有笑,各种困顿便如浮云。他对老妻的感情更是令人动容。但原配夫人去世后,王蒙先生很快再婚,我倒不觉得是寡情,甚至理解为是对上一场婚姻的充分肯定。你看,若能甩开陈腐观念,放弃那么一点自私懒惰,即便是做理性取舍,做个暖男,也很合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