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中西医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甲状腺肿瘤、乳腺疾病、胆囊疾病、下肢浅静脉曲张等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每周日全天
术后切口感染或深部脓肿切开后,可形成慢性久不愈合的窦道。有些慢性窦道经长期抗炎、换药、窦道搔刮、扩创也难以愈合。日前,在北京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阴疽论坛上,河北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徐志峰教授推荐了一个小妙招,那就是利用拔罐来治疗这些难以愈合的窦道。
据徐志峰教授介绍,整个治疗过程为9天,越深的(可长达15~16厘米)越难愈合的慢性窦道,治疗效果反而更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天:处理窦道。第一步,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如果是很深的窦道,可连接一段输液器管帮助冲洗。冲完后,用棉签把里面的盐水蘸干净,使窦道内部相对干燥。
第二步,用高浓度(3%~5%)的碘酊涂抹窦道里面,不能留有死角。
第三步,用抗菌素(可选用庆大霉素)冲洗窦道,再用棉签把窦道里的庆大霉素蘸干净,使之变得干燥。
最后一步是拔罐,外敷无菌敷料。拔罐用的罐子可选用药店里的那种空心罐子。力度自己掌握,标准是一定要拔出新鲜的血液,并形成凝血块。如果拔不出来,徐教授建议用刮尺轻刮窦道,让新鲜血液在窦道内形成凝血块。
第二天:先清理窦道里面的凝血块,然后重复第一天的过程。
第三天:重复第二天的过程。此后不需要再做任何处理。3~5后揭掉外敷的纱布,暴露即可。第三天拔罐后,静点抗菌素七天,预防感染。
拔罐疗法为什么可以治疗慢性窦道呢?徐志峰教授解释说,首先,拔罐过程激活了血小板,使之分泌出生长因子,从而重新启动了人体的出血凝血机制和组织的愈合机制。第二,从中医角度来说,高浓度的碘酊是非常好的去腐生肌药物。从西医的角度看,用高浓度的碘酊再次启动了组织的炎症机制,从而吸引巨噬细胞,其会接替血小板的功能,分泌出大量的生长因子使窦道愈合。其三,拔罐形成的新鲜凝血块是纤维蛋白的网架结构,6小时后管壁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会沿此网架生长,很快窦道内会填满肉芽组织,达到愈合的目的。
徐志峰教授提醒,在9天的治疗过程中重点防治感染。每一天的处理都需要用抗菌素冲洗,第三天拔完火罐之后,要服用七天的抗菌素以防感染。第六天时窦道外口会结一个痂,两周后会自行脱落,此时窦道已经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