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2月17日> 总第1274期 > 01 > 新闻内容
拜耳,厚道更能赢人心!
健康时报评论员 赵广泉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查看次数:  
   这是一则有关拜耳的消息。这是一点感慨厚道与商业利益关系的议论。

  健康时报本期三版刊发《拜耳救命药将撤出中国》一文,让刚从雾霾散去中松了口气的人们,又平添一团雾气。

  一位已经失去孩子的中国母亲恳求:“我的孩子已经不在了,但我希望这种药能留下来,肺动脉高压患者真的很需要它。”

  大洋彼岸的美国肺动脉高压协会,在写给拜耳公司首席执行官Marijin Dekkers先生的信中质疑:“美国并未出现万他维退市的情况,难道中国患者的生命比不上美国患者的生命吗?”

  中国有“怨不可记而得不可忘”的古训。就在“拜耳—万他维”将要逐步撤离中国之时,我们由衷感谢拜耳与中华慈善总会开展药品援助合作的七年间,为中国近千名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的福祉。

  尽管我们不知道,“1400余名中国患者、医生、人大代表、病友组织、社会人士联名的公开信”,会不会留住它撤离中国的脚步和速度?

  但我们知道,作为全球最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有140多年历史的德国拜耳,与中国的商业利益甚至可以追溯到1882年,拜耳公司首次在中国市场销售染料开始。

  尽管我们不知道,“美国肺动脉高压协会给拜耳公司首席执行官Marijin Dekkers先生的信件”,能不能促成“为需要继续使用万他维的中国患者提供药物或是帮助他们过渡的其他方案”?

  但我们知道,作为世界医药十强企业,拜耳医药保健品公司与中国的情谊至少可以追溯到1936年,在中国建立拜耳医药公司时算起。

  尽管我们不知道,在美国并未退市的情况下,“万他维自2015年起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是何背景和初衷?

  但我们知道,与中国有百年商业利益与情谊交织的拜耳,伴随中国融入世界的三十多年来,旗下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拜新同(Adalat Gits)、治疗糖尿病的拜唐苹(Glucobay)、抗生素拜复乐拜耳(Avelox)等,都赢得了千百万中国患者,卓越的销售业绩,更是笑傲中国医药市场。

  拜耳公司官网上,有这样的宣言:“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拜耳集团在其开展运营的世界各地履行自己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在中国,拜耳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即平衡经济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

  此刻,面对中国1200万肺动脉高压患者,几万名面临断药危机的中国病人,我们无意去质疑和争论这救命药为何单单要退出中国市场?

  但我们很希望,我们的感慨能留住“拜耳—万他维”撤离中国的脚步和速度!很期待,我们的呼吁能让百年拜耳动恻隐之心,给中国1200万肺动脉高压患者留下生机!

  厚道,更能够赢得市场和人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