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2月07日> 总第1271期 > 01 > 新闻内容
服务老人要贴心别闹心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晏 扬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7日  查看次数:  

  河北秦皇岛所有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今年起都能享受老龄补贴了。本是实惠老年人的福利,可眼下一些社区却开通了网上通知,要求这些80多岁的老人家上网,通过QQ接收福利领取通知,这让老人们很闹心。

  然而面对老人的疑问和抱怨,社区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是“不懂找你孙子”,并称以后就不给他们电话通知了。

  也许在社区工作人员看来,上网加QQ只需要动动手指,以后发布通知也方便,不用挨个打电话,更省得跑腿上门。何况目前各地政府正大力倡导“互联网+公共服务”,并一再强调“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用这样的方式给服务的老人发通知,似乎也能和这股风潮挨得上边。

  可实际上,这样的工作方式很难让老人家们领情,因为他们不会用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甚至不会用电脑,年轻人驾轻就熟的网上服务,到了老年人那里只能换来一脸茫然。问自己的孙子?社区的分内之责为什么要人家的孙子帮忙?给老人添这个麻烦,实在是没道理。

  而不管是电话通知也好,利用网络发送信息也罢,其本质都应是为老人们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那些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的企业,无不把用户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放在第一位。如果用户不买账,技术再先进,“+”什么都是白搭。

  反观这些社区用QQ给老人发通知,不仅没让老人获得方便,反而给他们增添了新的麻烦。如果非要说此举方便了一些人,那也只是社区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敲敲键盘就能把工作搞定,多省事儿!可是这样做,说得轻描淡写一些便是只图自己方便、不体谅老人难处。“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显然不是让政府工作人员少跑腿。

  时代在变,方式在变,但贴心服务的理念不能变。我国当前已行至不折不扣的老龄化社会,相关部门也在主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而服务群众,尤其是服务老人,不管方式怎样发展进步,贴近百姓的心永远不能变。社区用QQ发通知未尝不可,但对于有些老人,还是得用电话通知,乃至提供传统的上门服务。

  一言以蔽之,公共服务自然可借助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来创新,但在具体服务百姓、服务老年人时,可千万不能给他们增添新的麻烦。那些看似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共服务”须得紧接地气,自己多费心,百姓才能安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