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母义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和机制等。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上午。
导致肾脏衰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其次是高血压,另外才是肾小球肾炎和泌尿系感染等。
“如果你去北京的大医院看透析病人,一半以上是糖尿病。”母义明教授表示。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可累及约四成的糖尿病患者,是引起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起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极易错过早期诊断,导致肾功能不断受损,而一旦出现蛋白尿,肾脏病变已经难以逆转。
母义明教授介绍,慢性肾衰分5期,当发现全身浮肿、出现微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时,最起码到了肾脏受损的3到4期,很难逆转。
由于肾功能损害的存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管理非常困难。
母义明教授参与了一项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疾病负担及用药模式研究,研究对北京和天津两城市的2010~2012年的相应患者住院费用数据分析后发现,因为糖尿病合并肾病用药难以把握,平均每位患者每次入院用药15种以上。
“明知道对肾脏有危害,但为了救命还是不得不用”,母义明介绍,目前包括口服降糖药在内的大部分药物,大多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清除,高糖导致肾功能受损,会增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风险。而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其低血糖风险也更高,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根据2014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糖尿病管理要有长期风险控制的意识,在早期就应重视预防肾功能受损,尽量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另外,母义明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每年至少定期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如果已有眼睑、下肢浮肿等典型肾损害症状,应尽快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相关阅读:
利格列汀降糖不伤肾
目前,新型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主要以原型形式通过胆汁和肠道排出,经肾脏排出比例仅为5%,对肾脏功能影响很小,在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中均可显著降低HbA1c。
因此,利格列汀成为唯一不需监测剂量调整的DPP-4抑制剂,每日一次服用十分方便。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合用,可应用于糖尿病治疗全程降糖,同时对体重几乎没有影响,低血糖发生率低,药物互相作用风险小,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案。
详见2015年9月3日健康时报23版《控血糖有了黄金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