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1月19日> 总第1266期 > 15 > 新闻内容
走着走着就瘸了
天坛医院普通外科 袁辉生 邢 颖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9日  查看次数:  
   冬天到了,穿的衣服一多,老年人觉得腿脚好像也不方便了,两腿没劲儿,两腿发凉,甚至还有的人,走着走着就瘸了。其实,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在休息时并没有不适,而在行走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下肢酸胀无力,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好转,又可以继续行走。行走的距离越短,休息时间越长,说明跛行症状越严重。

  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能要先去以下两个科室进行初诊检查。

  骨科:神经源性导致的间歇性跛行,一般是因为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疾病,患者骨髓被压迫,影响腰部神经和下肢神经正常工作,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

  这样的患者到骨科门诊后,医生一般建议做腰椎核磁检查。确诊后,较轻的情况下需要营养神经、止痛治疗,但是如果腰椎问题比较严重的话,还可能需要做手术解决。

  血管外科:血管源性的间歇性跛行则多是由于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血管源性跛行的最常见的疾病称作“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这是一种由于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导致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一般以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为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大量饮酒等都是ASO的发病因素。

  对于早期ASO,可能还没有症状,但血管已经出现了狭窄,可通过抗凝扩血管药物、生活方式控制、适当锻炼的方式改善血管通畅性,并增加血管的侧枝循环,注意运动应适度,以步行为主,过量运动会适得其反。

  如果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就表明症状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时如果置之不管,可能会进一步造成肢体严重缺血,甚至坏死。因此这时就需要进一步的治疗了。除了药物治疗外,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介入下的血管腔内治疗,通过扩张动脉或支架置入改善动脉通畅性。此外,血管移植重建手术也是治疗方式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