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能要先去以下两个科室进行初诊检查。
骨科:神经源性导致的间歇性跛行,一般是因为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疾病,患者骨髓被压迫,影响腰部神经和下肢神经正常工作,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
这样的患者到骨科门诊后,医生一般建议做腰椎核磁检查。确诊后,较轻的情况下需要营养神经、止痛治疗,但是如果腰椎问题比较严重的话,还可能需要做手术解决。
血管外科:血管源性的间歇性跛行则多是由于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血管源性跛行的最常见的疾病称作“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这是一种由于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导致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一般以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为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大量饮酒等都是ASO的发病因素。
对于早期ASO,可能还没有症状,但血管已经出现了狭窄,可通过抗凝扩血管药物、生活方式控制、适当锻炼的方式改善血管通畅性,并增加血管的侧枝循环,注意运动应适度,以步行为主,过量运动会适得其反。
如果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就表明症状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时如果置之不管,可能会进一步造成肢体严重缺血,甚至坏死。因此这时就需要进一步的治疗了。除了药物治疗外,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介入下的血管腔内治疗,通过扩张动脉或支架置入改善动脉通畅性。此外,血管移植重建手术也是治疗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