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0月25日> 总第968期 > 23 > 新闻内容
主动脉疾病瞬间致病
健康时报记者 戴志悦 李凯菲 李桂兰 董 蕊 实习记者 胡 媛 汪 明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5日  查看次数:  
  
  
  主动脉疾病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密不可分。依我国的主动脉疾病发病率排序,主动脉夹层最高,第二位就是主动脉瘤(其中一部分是因车祸、外伤造成撞击等导致),第三位是狭窄性疾病,如大动脉炎、动脉硬化、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等。
  在本届盘古大会上,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对主动脉疾病的预防和发现进行了详细解释。
  急性主动脉夹层:
  撕心裂肺

  “当我见到他时,疼得脸色惨白,说话声音都很小很小。”牟先生妻子回忆起去年丈夫发病后,她见到他时,已是发病后5个小时了。
  突然的、剧烈的、撕裂般的胸背部疼痛是主动脉夹层的最典型症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梅举主任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刘宏宇教授指出,这种疼痛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常常被患者误以为心梗、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胆囊结石等。
  主动脉内膜没有破之前一般不会有症状,而一旦破裂就是“撕心裂肺地疼”。孙立忠教授详细解释了夹层胸痛与心绞痛的分辨方法,两种疼法开始是一样的,都是突然的剧烈的疼痛,但心绞痛通过药物治疗很容易缓解,即便疼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而夹层破裂的胸痛,剧烈程度比心绞痛更严重,而且沿着主动脉走行的方向发散,疼痛的时间会更长更剧烈,往往需要用吗啡这样的止疼药才能缓解。
  导致主动脉夹层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高血压。据长城会议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高血压人数达两亿七千万。
  “年轻人对自己的高血压很容易掉以轻心,于是主动脉夹层就悄无声息地发生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徐志云教授说,“一位32岁的上海拳击运动员平时有高血压,吃药不规律,时断时续,血压没控制好,最终导致了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即使有一些症状,很多患者也不够重视。”梅举教授讲了一个他刚刚接收的病例,72岁,男性患者,因咳嗽不愈做了一个胸部CT,医生发现主动脉有些粗,建议他查了血管,结果发现是主动脉夹层,原来,这位患者有多年高血压,一直控制不好,以前也偶尔有胸背部酸痛,但根本没往这儿想。
  主动脉夹层有季节性和时间性,当天气渐冷,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逢年过节,吃喝熬夜,血压也会升高,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病几率增高。同时,这种疾病有地域差异,由于气候因素,饮食(油腻、咸)习惯,我国北方地区这种疾病发生较南方多。此外,由于人体血压在凌晨时波动,凌晨就成了主动脉夹层高发时段。
  此外,妊娠后体内激素水平不平衡,主动脉中层会受影响变脆弱,而且怀孕期间人体血管内容量和承受的压力比平时增加很多,因此孕妇要非常注意主动脉夹层。
  专家建议:测四肢血压差 孙立忠教授建议,早晚各测一次血压,最好测四肢的血压,血压是血液流动时产生的压力,不管哪个部位出现疾病,压力就会不同。比如主动脉狭窄,就会出现上肢血压高于下肢,一般正常人上下肢压差不超过20mmHg,如果超40mmHg就要去找原因;即便30mmHg,也提示有问题。
  
刘宏宇教授指出,一些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有胸背部痛的人,要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用力、便秘、前列腺增生用力排尿等情况出现,以免出现主动脉夹层。
  此外,心率控制也十分重要,心率快对主动脉是个不小的损伤,特别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主动脉瘤:
  不声不响

  “没有一种疾病如主动脉瘤那样令外科医师蒙羞。”这是一百多年前,一位美国医生的感叹。
  主动脉瘤虽说带个“瘤”字,但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肿瘤(Cancer),而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它是“富贵病”的衍生品,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都是其易发人群。
  孙立忠教授说,主动脉瘤不是定时炸弹,而是不定时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会破裂。
  当年,爱因斯坦就是腹主动脉瘤突然破裂而死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谷天祥教授说,这种“不声不响”的腹主动脉瘤,诊断率相当低,在美国的诊断率都不到15%,我国就更低了。其发生与年龄、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吸烟等生活方式相关,也与外伤车祸有关,且发病率男性较女性多、北方较南方多。
  主动脉瘤可能遗传,谷天祥教授说。沈阳市胡先生的父亲、哥哥、姐姐、妹妹、外甥,家族的五位成员相继在三四十岁的壮年时期毫无征兆突然死亡,并且一直不明原因。直到有一天,胡先生也因突然的剧烈胸痛被家人送进了医院,才被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一种典型的主动脉疾病。
  “美国总统林肯,世界第一扣球手美国排坛名将海曼,都是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谷天祥教授介绍,该病由先天遗传因素导致,患者在心血管方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总主动脉扩张,最终形成主动脉瘤,当扩张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主动脉破裂,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外伤也是发生主动脉瘤的重要原因。黄连军教授说,单是车祸引起的主动脉瘤患者,他就接诊过100多例。
  专家建议:每年一次腹部超声 建议5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及时进行体检,如照个X光、CT等。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每年都做一次腹部超声,排查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瓣膜病:
  阀门不严

  主动脉瓣很薄,但非常结实。它能够在心脏把血从左心室打出去后,马上把门关上,防止主动脉内的血液反流。
  “瓣膜就像家里的门一样,每天轻拿轻放,轻开轻关,你家的门用20年都没问题,如果你成天生气摔门,可能几年门就坏了。”孙立忠教授如此形容主动脉瓣膜。主动脉瓣膜关闭不严,血流就会从主动脉到左心室来回流动,会形成杂音,像海鸥叫的声音,临床上叫“海鸥鸣”,这个患者本人可以听到。
  如果长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就会使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容易出现瓣膜病变。”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朱俊明教授说,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人更容易感冒、发烧,而感冒、发烧又会加重风湿性心脏病,也就增加了患者并发症出现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这些人冬天过不去了。
  这里讲的“风湿”不是受潮的概念,而是一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扁桃体,长期得扁桃体炎,就容易产生风湿性心脏病。很多人年轻时得过扁桃体炎,得过风湿性关节炎,到老年后,或到中年时就发现有瓣膜的问题。
  此外,年龄增长也会引起的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变,老年性主动脉瓣膜钙化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较多,可以通过降血脂的药物来延缓钙化的发生。
  专家建议:孩子扁桃体炎莫忽视 风湿性心脏病的形成和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年轻时患了扁桃体炎要及时治疗,避免年老时发生心脏瓣膜病。
  60岁以上的老人若感到心慌、呼吸困难立即去做心脏彩超,排查是否患有瓣膜病。瓣膜病的诊断很容易,一般医生拿着听诊器听听,对于有异常杂音的,做个彩超基本就能明确诊断了。

  链接:2012年6月20日,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进行了该院建院以来第一台Ⅰ期全主动脉替换术,即对患者的主动脉由主动脉根部直到双侧髂动脉全部替换成人工血管。这是心血管外科手术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用时最长的手术。手术由该院心外科主任、我国著名大血管外科专家孙立忠教授负责主刀。当天,健康时报记者戴志悦和摄影记者牛宏超从早上6:30开始,访录了孙立忠教授一整天的工作,并见证了孙立忠教授完成这台手术,从早上9:30进入手术室后,整整7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从头到尾换完所有的血管,直到下午5点才下手术。相关报道见2012年6月28日第936期1、3、24版《我随孙立忠教授上手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