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0月25日> 总第968期 > 15 > 新闻内容
七成干燥综合征走错门
健康时报驻浙江省人民医院特约记者 宋黎胜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5日  查看次数:  
  
  名词解释: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并可累及肾、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此病好发于绝经期以后或30~40岁女性,发病率约0.3%~0.4%,在老年人群中达0.77%。  牙齿脱落、欲哭无泪,很自然会到口腔科和眼科就诊,结果却走错了科——一位40多岁的女子,花了五年时间,转了六个专科,最后才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在一次培训班上,浙江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应振华主任医师讲述了这样一个病例。
  漫漫求医路:五年转了六个专科
  5年前:出现周身关节疼痛,当时口眼干燥症状不明显,在当地被诊断为“类风湿”,曾先后多次按类风湿治疗,疼痛好转后即停用药物。
  3年前:出现口眼干燥症状,牙齿脱落严重(猖獗龋齿,即大面积的烂牙),双眼畏光、红肿疼痛,先后就诊于口腔科、眼科,病情无好转,且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渐发展为无唾液,欲哭无泪,进食干性食物时上腭、舌、颊及口唇疼痛,烧灼感,咽下困难。
  两年前:感到乏力明显,检查发现白细胞2600×10^9/mml,血小板67×10^9/mml,到血液科就诊,对症处理,诊断不明确。
  1年前:单位健康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当地以“慢性肝病”治疗。
  几个月前:因劳累后受凉出现发热,畏寒,双侧腮腺肿大,咳嗽,胸闷气急,关节疼痛,来应振华主任医师处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干燥综合征”。
  七成人走错门:应选风湿免疫科
  从事风湿免疫科20余年的应振华主任医师介绍,经对近千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统计,初诊就选择风湿免疫科的不到三成。也就是说,70%的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初诊时会选择口腔科、眼科、骨科、神经内科、肝病科、呼吸内科、肾病科等。很多患者甚至医护人员,把干燥综合征归于“疑难病”。
  应振华提醒,除了口、眼干燥外,干燥综合征患者还有:肌肉无力、全身酸痛、干咳、胸闷、癫痫、软瘫、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慢性腹泻等。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去风湿免疫科就诊。
  另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常合并一种或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这些疾病的患者,也应警惕。
  相关阅读:
  干燥综合征为何容易走错门?应振华认为有以下原因:1.以往认为该病不常见,医学教科书无详细介绍,不少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2.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开始时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3.一些医生询问病史不细,常忽略询问眼干、口干症状;4.临床医生满足于一种诊断,疗效不满意时,没有进一步检查;5.患者科普知识不足,选择就医的专科时,仅凭自己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