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0月12日> 总第1255期 > 15 > 新闻内容
儿童造口有了专科门诊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胡丹萍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2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开设了北京市首个儿童造口、伤口门诊,每周一、三上午由小儿外科医生、国际造口师(ET)、小儿外科护士联合出诊。

 

  “儿童造口是在儿童肚皮上造个瘘口,将一段肠管引到瘘口,贴上造口袋排泄粪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高阳旭说,以前儿童造口和成人造口在一起。但儿童造口多是因一些紧急手术和肠道先天畸形而进行的临时性造瘘,和成人的永久性造瘘有所不同。

  “肠道就像水管一样,出现了问题得及时修补,没办法修补的就得把坏的部分切除,然后重新把好的部分接在一起,如果暂时不能连接,就要造瘘了。”高阳旭说,儿童造口多数是双口造瘘,一般在做完造口手术3~6个月后,孩子的情况会好转起来,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恢复差不多后,就可做造瘘口关闭术,通俗说就是把肚皮上的肠管接上放回腹腔,将肚皮的口缝合。

  在造口手术和造瘘口关闭术之间,孩子不用住院,需要家长做一系列居家护理:如正确使用造口袋、护理宝宝皮肤等。

  “造口袋要及时更换,经常重复揭下造口袋容易伤害宝宝皮肤。”北大医院小儿外科护士长曲建楠说,由于造口袋排出物渗漏容易造成造口周围皮炎,术后很常见,处理不好会引起造口溃烂。这时就需要到专门的造口门诊找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此外,造口伤口门诊还处理各种儿童急性创伤伤口、儿童伤口换药、儿童慢性伤口处理(如术后伤口不愈、瘘管形成、压疮等)、儿童长期留置引流管引起的皮肤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