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我诊治了不少冠心病患者,在服药(阿司匹林)期间,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真不算少。人们都知道这个药,但又不是真正了解它。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阿司匹林的庐山真面目。
100多岁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1899年进入临床并正式命名,学名叫乙酰水杨酸。它与青霉素、安定同列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贡献在于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阿司匹林发明之初,身份是非甾体解热镇痛药。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江湖,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栓领域大放光芒。血小板聚集是动脉形成血栓的重要环节,血栓一旦形成,阻塞动脉血管,就会导致相应器官缺血,如发生心肌缺血甚至心梗,或者脑梗塞。长期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标准剂量是每天81~162mg,一般每天100mg足矣。
服用时机:空腹时效果最好
一般是晚上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有明显胃肠道反应的可早饭后服用。
市场上有两种阿司匹林,一是普通的,25mg一颗;二是拜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是原研药,肠溶,胃肠道反应更小,100mg一粒。我无意为这个药打广告,但真的推荐首选拜阿司匹林,副作用小,价钱不贵,十几元够用一个月。实在经济困难才考虑普通的阿司匹林。
人群:这些人最适合服用
简单的说,就是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极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第一类叫二级预防,第二类叫一级预防。
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身服用阿司匹林。
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风险,这是一级预防。哪些人该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如下:一、合并以下所列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1.男性超过50岁或女性绝经后;2.高血压;3.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4.吸烟。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四、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20%。
提示:很多老年朋友听信,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阿司匹林能够作为保健品服用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阿司匹林有很多副作用。
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症状(如泛酸、胃纳差、腹胀、腹痛)和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最后说一句,阿司匹林质优价廉,百年老药,绝对可靠。但它不是保健品,不能全民普及,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