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14日> 总第1249期 > 15 > 新闻内容
治肺癌就像警察抓犯人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步 雯 健康时报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特约记者 王 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

  李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胸外科专科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

  擅长:胸外科疾病,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的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特需),周三上午

  作为国内诊治肺癌最有名的医生,同时也是世界上敢给局部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直接做切除手术且治愈率远超非手术治疗水平的医生,李简主任喜欢风趣的说:肺癌于患者来说,好比“杀人犯”,外科大夫的指责就像警察!你不能放过一个杀人犯,也不能把普通的小偷儿给枪毙了。抱着这种理念,他的胸外科手术水平不但国内领跑,还创新了很多微创手术方法,“不但手术要做好,更要让患者恢复好。”

门诊见闻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伯自己一个人拿着一大堆检查资料走进诊室。

  “李主任好!还记得我吗?”

  “记得,你是那位两年多前得了中期小细胞肺癌、并让我直接开刀的段老吧!我还记得你儿子也是学医的,当时已经在美国工作了。”李主任微笑着说,顺手接过患者的检查结果并问,“最近怎么样啊?”

  “感觉很好!遵你的嘱咐,我手术后也一直未接受化疗和放疗。”

  “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李简主任仔细看完检查结果后说。

  老人听到好消息,对着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我2013年初逐渐出现活动时呼吸困难,便到北京丰台医院就诊,拍摄胸部CT后发现肺部不正常,建议我尽快到大医院进一步检查。随后,我到了301医院,做了气管镜活检,确诊得了IIIA期小细胞肺癌,这可是癌中之王。当我儿子知道该情况后,急忙从美国芝加哥赶了回来,到处咨询,连美国的医生都说要先放化疗。”

  “经儿子多方打听,得知李简主任对小细胞肺癌有独到见解,我们找到了他。李主任给我两个建议:一个是按国际惯例先放化疗;一个是在北大医院接受只有这里才有的手术治疗,可能有更好的效果。”老人神秘地笑着瞟了记者一眼,“为了让儿子尽快回美国工作,我选择了直接手术,这可是无国际先例的。”

  “使人更不敢相信的是我身上的切口了!”老人边说边撩起自己左侧的上衣,给记者看他胸部。我们只在他的左侧胸部见到一个4公分和一个1公分长的小切口瘢痕!这时老人又说:“真不知道李简主任怎么从如此小的切口中把我长了肺癌的整个左肺给取出的!真是感谢李简教授以及他的团队。”

  肺鳞癌不急穿刺

  PET-CT查全身

  门诊现场:60岁的大爷患有肺鳞癌,两腿膝关节疼、脚踝肿,在老家的医院治疗,医生给大爷做了穿刺,并且建议大爷化疗,不做手术。

  李简:双膝关节疼是鳞癌的肺外表现,如果不切除肿瘤,以后关节会一直疼,生活质量特别差。

  肺鳞癌最好从自然通道(气管镜)里取样,先不要采取人造通道(穿刺)。要看穿刺的针眼在哪,如果扎的部位不好可能造成癌细胞扩散,手术很难清理干净。

  可以先做一个PET-CT做全身检查,看看有没有转移。PET-CT是开刀之前最准的全身检查,一天之内就能够有结果。在美国,这样的病人必须做PET-CT。

  Pancost综合征

  SBRT放疗效果好

  门诊现场:一位70岁左右的大爷去年被诊断为肺上沟癌、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后,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经常感觉到肩膀痛。

  李简:病人患的是肺上沟瘤,又叫潘科斯特(Pancoast)综合征,发病区域比较特殊,是在肺尖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会有很多来自脖子和上肢的神经,癌细胞侵犯了神经,就会出现肩膀疼这种典型症状。

  肺上沟瘤发病率低、手术复杂。癌细胞长到了第一肋骨骨头上了,手术要去掉一部分肋骨。除了手术,也能做放疗。根据国际上最新研究表明,SBRT立体定向放疗和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当,成功率为30%多,体弱多病的患者可以首选放疗。

  肺腺癌存活久

  无症状不需化疗

  门诊现场:43岁的肺腺癌患者在地方医院化疗,化疗之前没有症状,化疗后开始发高烧,家属询问还需要继续做化疗吗?

  李简:化疗开始之前没发高烧、有积液,说明病情有三种可能,一是肺癌,大概50%的可能性;二是间皮瘤,三是炎症。肺腺癌有很多患者都是年轻人,不治也可以活很长时间;如果是皮间瘤活的时间就更长了,所以我们现在再等等看它的发展趋势。

  以前我们都认为,化疗比手术安全,化疗可能治不好,但治坏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最新研究发现,癌症还没出现症状时,做化疗效果并不好。所以患者可以先不打第二次化疗。

  胸腔出现结节

  尽快确诊治疗

  门诊现场:患者是一位60来岁的大妈,今年5月份体检的时候发现胸腔有多发结节,她不知结节是什么意思也没怎么当回事,一直咳嗽、出虚汗,8月份才来看病。

  李简:“肺结节”是影像学的一种叫法,多种疾病均可以呈现这种现象。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肿瘤。

  这位患者有多发小结节,而且这些结节长得很慢。患者除了咳嗽、出虚汗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因此基本可以判断她患上的是肺癌了。因为在临床上,如果患者的肺部有不断长大的小结节,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基本上有80%的可能性是癌症。如果体检时,发现这种情况,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记者手记

  “我们就是奔着您来的!”这是在李简主任的诊室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胸外科疑难杂症患者来说,李简主任就是他们的最后一线希望。

  李简主任可谓是胸外科的“奇人”,他的绝活就在于看得又准又好。别的医院看不准的癌症,他一看片子就知道是不是肺癌;别的医院不敢开刀的病人,他都能麻利地把肿瘤给切了,术后很多患者还没有接受放化疗。

  “治癌症就像抓犯人,你抓住了还要判断他是小偷还是杀人犯,你不能把小偷给枪毙了,也不能把杀人犯给放了”,李简主任这样总结他的治癌绝招。顺利把病变找到,再辨别他是“小偷”还是“杀人犯”,采取对症的措施,可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于每个病人,李简主任都详细地询问病史,看片子,给病人耐心细致地解释治疗方法。

  对于要选择治疗方法的病人,他说“开医院就跟开饭馆似的,我们提供这么多菜单,要选哪个还是得你自己点”。

  听了他的话,病情轻的患者如释重负,“就等您这句话呢,心里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了”。病情重的患者也对自己的病情有了透彻的了解,马上进行下一步检查和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