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8月31日> 总第1245期 > 22 > 新闻内容
被滥用的四种输液针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31日  查看次数:  
   不管有病没病,也不管什么病,我经常遇到病人要求输液。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我把病人要求输液的情况分成4类,下面跟大家说说它们的危害。

  消炎针

  “消炎针”是最常见的输液原因。有些病人只要有点感冒发热或肠炎腹泻,就要求输液用“消炎针”,也就是抗生素。其实很多感冒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也不能缩短病程,甚至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肠炎即使是细菌感染,口服抗生素肠道局部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少,而静脉输液抗生素到肠道的浓度反而低,疗效还不如口服。

  通血管针

  “通血管”针是很多中老年病人心中所好,不管有事没事都喜欢输点中成药注射液“通血管”。

  这种习惯不知什么时候形成的,也不知有多少医生推荐,我是从来不用。原因是中药静脉制剂安全性差,不时有各种毒副反应的报道,而且老年人心肺肝肾功能减退,输液过多过快可以诱发心衰,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

  另外,输液常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稀释,前者可能诱发加重高血压,后者可能诱发加重糖尿病,而老年人这两种病的发生率高,我就遇到过病人不知自己有糖尿病,由于输液含葡萄糖而诱发高渗导致昏迷的情况。

  营养针

  所谓的“营养针”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白蛋白等,这类药物只有在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或病情危重才需要静脉用,进食正常的人可以从食物或口服药物获取,没必要静脉用药。

  尤其是白蛋白,价钱贵、半衰期短,不足两周的时间就被代谢掉,所以只用于急重症病人以提高血液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等。而且,血液制品无法保证不含有某种未查出来的病毒等有害物质,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用。

  增强抵抗力针

  “增强抵抗力”的针主要是球蛋白等。有些人以为经常输点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得病。实际上球蛋白在体内也仅存几天,对正在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疗效,但没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而且球蛋白和白蛋白一样,是从人血中提取的,虽然采血前会检查排除肝炎、艾滋病等病毒疾患,但这些疾病的抗体产生需要一定时间,此时间内即使感染也查不出,还有可能感染其他未知的疾病,迫不得已才考虑使用,绝对不能作为增加抵抗力的常规用药。

  输液有风险,没病别乱用药,除非病情危重或不能进食尽量不要输液,有病能用口服不要注射,能用肌肉注射不要静脉注射,需要静脉注射最好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一旦出现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对自己的伤害。摘自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周昭远的新浪微博(微博名称@友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