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纸原卫生部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牢牢束缚住了,许多居民对“家门口医疗”服务感到不满。
连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这些最基本的检查项目,许多社区卫生服务站做不了。还有一些站点顶着违规的压力增开项目,每一天的工作都如履薄冰。
现状:
“压力山大”
偷偷为患者测心电图
“一位发烧的患者过来,没办法判断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感染,药房有抗生素,就是不敢用。”
北京呼家楼某社区站站长李勇(化名)几乎每天都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站内没有化验室,患者的血液样本只能被送到一公里以外的呼家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测。通常早上送过去,当天下午或次日才能拿到检验结果。这期间,患者和医生都只能干等着。渐渐地,一些患者不愿再到社区来看病。
2009年7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并部署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起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慢病管理等工作。由于没有检验科和影像科,其中许多项目如血糖、血脂、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样无法开展。社区居民不得不去大医院排队做检查。
“就这个,我们都是冒着风险在用。”李勇指了指诊室的心电图仪。从2015年初到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李勇就接到不少急性心梗患者,在这台没在诊疗项目中的心电图仪的帮助下,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需求:
六位口腔癌早期患者
在社区被查出
不仅北京市朝阳区如此,北京市其他区县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三年前,丰台区太平桥街道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化验室。在一次卫生局关于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抽查中,该站是唯一被抽查到的社区卫生站,好在当时的抗生素药占比并未超标。
“从那时开始,我就想要自己建个化验室,”该站站长赵丰(化名)说。作为社会资本办医的卫生服务站,赵丰是独立法人,不能像呼家楼社区某站点一样把血液送到中心去检验,若没有化验室,就等于把所有需要化验的病人拒之门外。
从2013年至今,赵丰还多次向丰台区卫计委提出书面申请,增设口腔科,并得到了周边社区400多位退休干部的联名支持。在社区做口腔卫生几十年,在赵丰手里曾查出过6个口腔癌早期患者,这些患者后被转到大医院,有的现在依然健在。
“我们有条件,周边居民也有需求,但就是做不了。”赵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400平米的空间和10多位医务人员,周边有5个社区,大约2万人口的居民,赵丰自己与北大口腔专家也有交流合作。然而,坐拥这些资源,却只能无奈地摇头。
原因:
部门文件门槛
“拦住”社区卫生站
这些问题出在9年前的一纸文件上。
2006年6月29日,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社区卫生服务站登记的诊疗科目应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有条件的可登记中医科(含民族医学),不登记其他诊疗科目。
在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处邹建荣处长看来,这份9年前的试行管理办法已远远落后于社区卫生的发展需求。“一方面,老百姓有需求,希望在家附近把小病看好;另一方面,对于社区服务站来说,多一些科室,就多一些经验积累,医生积极性更高,患者也会越来越多。”
然而,在另一份文件,2006年6月30日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中又规定: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应设有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邹建荣说:“一个是严格限制,一个是‘至少设有’,两份文件在表述上有点自相矛盾。究竟站点能开哪些诊疗项目,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在审批时也没有明确依据。”
记者了解到,有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实际开设了除全科医疗、预防保健和中医科以外的科室,例如,丰台大红门街道角门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开设有内科、外科、检验等多个科室;东城区、海淀区等也有部分社区卫生站开设有4~5个科室。
李勇表示:“有些区县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策略,只要在2006年之前建成的卫生服务站,有条件的可以写申请,不过,申请是否都能被批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然而,被放宽限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仍是少数。据北京市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在运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1591家,其中,设置有检验科的只有202家,有影像科的仅67家。绝大部分卫生服务站,被“拦在”这份文件的门槛之外。
解决:
落后的文件
或许可以变一变
最近几年,邹建荣不断地收到社区医生反映的这一诉求,也曾多次与国家卫计委沟通。
邹建荣说:“分级诊疗是医改的重点,要实现首诊在社区,如果基层的能力不提升,会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落实。其实,各区县可以根据发展规划,让一部分有设备、有场地、有人才的卫生服务站点去进行多一些尝试,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不过,所开设的科目要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定位相匹配,主要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慢性病管理。”
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社区卫生处处长刘利群也认为,“如果规定不合理,就要慢慢改。”一些站点确实有这个能力,也有这样的需求,就可以考虑开设更多的诊疗科目。而有些站点,面积太小,人员不够,日门诊量就一二十人,开设更多科目则是资源浪费。
他介绍,目前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社区卫生处正在起草《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指导意见》,也计划在新的指导意见中,适当放宽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科目的限制,这一指导意见预计可能会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台。
相关阅读
2015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基层首诊。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
对于国家医改方针政策,近两年全国各省市进行了尝试。广东部分城市规定,社区首诊可报销70%,若参保人没有社区开具的转诊单直接去上级医院,则无法报销。北京部分区县试点在县医院设立县域医学检验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标本提供检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