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8月27日> 总第1244期 > 10 > 新闻内容
陪伴是门学问
著名中医博士 罗大伦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7日  查看次数:  
   曾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位九十多岁老太太自己居住,一天去厨房做饭,不小心跌倒在地上,自己站不起来,又没有力气喊出来,于是在地上躺着,不吃不喝,整整三天。直到被邻居发现,送老人去了医院。

  我看了这个新闻,心中酸楚,这种晚年,真的比较凄凉。

  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了,《弟子规》里有句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身体出了问题,做孩子的,要尽力照顾,最好要做到白天晚上,都关注父母的身体状态,不能松懈。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昼夜侍,可全方位观察患者的情况,掌握疾病的规律。这门学问,叫时间医学。比如,很多肾病患者,问我为何总是在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左右腰酸严重呢?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肾经当令,肾经出问题的人此时会更难受。

  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样的理论,一旦父母夜里身体出现不适,我们可以做个初步的分析,同时,在照顾生病的父母时,如果能做到“昼夜侍,不离床”也会减少很多父母的痛苦。

  比如,有的老人生病后需要插鼻饲管,将食物直接打到胃里面,这样,患者的口中就会非常干燥,需要照顾的人细心观察,常常用棉签蘸淡盐水来擦拭,如果做了,对老人的身体非常好。

  还有老人,因为生病,常年卧床,如果照顾不勤,没有常常为老人翻身,则老人会生褥疮,褥疮一旦出现,会比较难以治疗,而且患者会非常痛苦。我常常见到,一些老人卧床很多年了,可是因为儿女照顾得及时周到,所以皮肤保持得非常好,令人赞叹。

  有些小病,如感冒,有的时候老人白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可是晚上会发烧,此时,如果心不细,甚至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老人在发烧。我见过有的子女,我一问老人的体温,他们能给我报出老人晚上22点、24点、2点、4点的不同体温,要知道,老人体温在不同的时间段确实有起伏,这就为医家提供了分析的信息,这样的子女,让我钦佩。

  这些时间医学的内容,都是方法,而支撑这些方法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如此陪伴”

  我们在生活中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见到孩子,老人倾尽其方,甚至不惜装病骗孩子回家,而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陪伴,用一个收音机就代替了他的价值。老人是有这方面需求的,孩子们是有这方面义务的,把孝顺留在家中,而不是留在嘴上。张志刚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