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8月24日> 总第1243期 > 23 > 新闻内容
机器人能在颈椎动刀了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 刘亚军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4日  查看次数:  

专家介绍:田伟,主任医师,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副会长
擅长:采用微创及镜下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颈、胸、腰椎外伤骨折、韧带骨化症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夜间(特需门诊)
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运用实时三维影像机器人在患者的上颈椎成功实施手术,这也是世界首例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手术,突破了上颈椎畸形这一世界脊柱外科手术领域的“禁区”。
这套手术机器人系统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手术机器人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手术路径的规划,更能够精确引导内植物的植入,显著降低了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通过手术机器人可以大幅减少手术中放射线的暴露,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就在这台手术完成的一周之前,田伟教授及其团队就已经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辅助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手术,为一名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植入6枚椎弓根螺钉。
在传统骨科手术中,患者的损伤大、并发症多,手术主要依赖的是医生的经验等诸多问题,而相比之下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实施手术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理想、固定稳定,术中软组织损伤少,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这名椎体骨折患者术后第二天即恢复了正常下地行走。
医疗机器人主要是指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机器人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在军用和民用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据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外科手术机器人定位系统可用于多种手术中,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外,该系统还能够用于经皮骶髂螺钉、经皮髋臼前柱螺钉和后柱螺钉内固定等手术。
田伟教授率领团队长期致力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辅助技术的智能骨科手术研究,提出智能骨科手术是未来骨科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自2002年起,他们联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企联合攻关,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的理念,研制出骨科手术机器人系列产品,完善并规范了影像导航的临床应用,创建了以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这一体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常规手术微创化、复杂手术安全化、关键操作智能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