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李文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1型和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甲状腺病、垂体和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全天、周三上午 当人处于焦虑、紧张或突然遭遇外部刺激时,就会导致原本平稳的血糖暂时性升高,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逐渐平复,应激因素过去,即使不通过药物干预,血糖又可下降到正常水平,这就是慌出来的高血糖,医学上又称“应激性高血糖”。
据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介绍,其实在临床中并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这个诊断,但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遭到车祸等突发事件重创时都会产生这种血糖急速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对糖友或平时血糖接近临界点的人危害更大。
因为正常人本身胰岛素分泌正常,当受到刺激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急速升高时,血糖也有升高趋势,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胰岛素也会相应分泌增加,使血糖维持正常。但糖友不同,本身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足以代偿应激引起的高血糖,而血糖升高又会把原本就不多的胰岛素消耗殆尽,因此应激过去之后血糖也不一定能恢复,需要药物介入或调整原有药物。
一旦有“应激”事件出现,糖友及血糖值较高的人就应密切的观测血糖,对比数据,如血糖持续显著升高,很可能就是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表现为持续且明显血糖升高,与进餐无明显关系,常见于一般糖友血糖谱中的血糖波动明显减弱,全天血糖普遍升高。
如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可采取休假、远离事故区、锻炼、旅游等放松方式,有效放松1~2周后,身体应激激素会逐渐恢复正常,加之睡眠的改善也会促使人体的应激状态更快地恢复。如果有效放松后血糖没有下降,就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