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照看孙辈,不少老人只身离开老伴,前往异地孩子们的家中,开始了长达三年五年的照料。虽然有儿孙相伴,但这背后的牵挂苦楚,可能只有老人才能深切体会。
分居
让老人充满牵挂
健康时报驻北京安定医院特约记者海慧芝: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老人,因为年轻人自己带不了孩子,请保姆又不放心,只好把老人叫过来帮忙。
我家楼上有一老者,80多岁了,家在山东,只身在北京给女儿看孩子,有一天,孩子发烧了,头上贴着退热贴,在楼门口接妈妈,小脸烧得通红,我问老人家,就您自己带孩子吗,他说是。
一个唐山的老妈妈,从女儿怀孕就到北京伺候,现在孩子刚上幼儿园,还得照顾接送。丈夫因为身体不好,寄养在小舅子开的招待所里,独自一人。老妈妈充满了牵挂,却又无奈。
过去虽然产假很短,但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孩子即便在街道办事处也能得到很好照顾,但现在很难让人放心了。很多年轻人觉得老人照顾孙辈理所当然,平时把孩子一扔,不管不问,放假了,带着老妈或者老爸到好地方吃吃喝喝,认为老人就开心了。其实,又让老人多了一份焦虑——心疼钱!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妨定期给他们放放假,让另一位老人过来或者送老人回去休息一段时间,或者双方老人轮换着来照顾孩子,不失为一种办法。 分居
让老人变得固执
健康时报驻上海记者尹薇: 老人与儿女生活在一起,家庭矛盾也不少。
朋友的母亲是个极爱干净的北方人,住在女儿家帮着照看孩子,可她每天都不开心,看不惯他们的懒惰、脏乱。
两代人由于生活方式不同,老人看不惯下一代,子女们也看不惯老人,互相对立,对第三代的教育客观上也造成影响。
表面上看,确实有一部分子女是对老人不够包容,不够客气,但从老人角度来说,寄养在子女家中,没有另一半的陪伴,安全感较差,控制欲较强,做事容易一意孤行,不听从子女的意见。子女在外奔波了一天,回来面对一个需要安抚的固执老人,疲于应付。如果老人有个伴,可以互相排解,情况就能缓解很多。
很少有子女愿意拆散父母,都是不得已。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关心身边的老人,不要让老人产生孤单感和排外感,另一方面也要关心留守家中的老人,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不留遗憾。 分居
让老人寂寞难耐
健康时报驻广东佛山中医院特约记者禤影妍:说起老人被迫分居,我也深有感触。我的公婆前几年就是如此。
那时,大嫂刚生了孩子,需要婆婆照顾小孩,就把婆婆一个人接过去了,公公一个人在家住。公公是个很内向的人,内心很挂念婆婆,每周就自己一个人骑车过去看我婆婆,然后再一个人独自回来。
现在很多儿女没有意识到老人分居对老人的影响,觉得分开几年也没关系。但其实分居对老人的影响不能忽略。 一位老太太帮两个儿子带孩子,长年和老伴分开,结果老伴耐不住寂寞出轨了。
不论是年轻夫妻,还是老年夫妻,长期分开都是不合适的,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一个同事生了二胎,她是独生子女,父母很早就在广东买了房子,方便给她带孩子。每天都是同事一家人在父母家吃完饭,然后才回自己的小家。父母没有分开,又可以和子女相互照顾。当然,这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专家提醒
心理咨询师张常红:有些老人不放心子女能带好孙辈,溺爱还在延续。老人要相信自己的子女,适当帮忙,避免过于溺爱。亲手将可爱的孩子带大,换尿布、洗澡、阳光浴、睡前阅读,和孩子嬉闹时光,是为人父母所得的最高奖赏。
北京同仁医院男科医生杨建林:很多子女或是老人本身认为,觉得上了年纪就没有性生活了,和老伴分开进城照顾孙辈完全没问题,其实不然。老年人也应该保持经常性的身体接触,亲吻和爱抚,是老年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友谊医院心理咨询师刘丹:老年人有不同于年轻人的夫妻依恋特点,特别是中国老年人,分开后不会直接说“想你,照顾好你”这样的语句,更多的是问吃得怎么样,衣服有没有洗,但这份依恋比年轻时更甚,因为老来伴,老了来相伴。
爱心传递热线创始人徐坤教授:很多农村有这种现象,把老太太接到家里,照顾孩子,而把老爷子留在家中;时间久了,这样家庭多了,形成了独特的村中村现象,村落里的村子中,都是那些被遗弃的老人。这种现象让人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