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8月24日> 总第1243期 > 07 > 新闻内容
言语能影响人的 “期望效应”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刘麦仙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4日  查看次数:  
  期望效应: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期望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期望如同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期望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并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看到这里,您可能已经对期望效应心中有数了。我们中国老百姓常说“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就是期望效应的通俗表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期望效应也具有普遍意义。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期望效应常常可以发挥它的强大而神奇的威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首先,家长一定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对他的未来要充满信心。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努力去挖掘他们的潜力。在充分信任和精心培养下,这些长处和潜力才能得到更好发挥,使孩子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材。家长们都应知道,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有先有后。我们要注意启发,不能急躁,要多想办法,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这才是上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