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众普遍缺乏早期胃镜筛查胃癌的意识,加之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致使60%~80%的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到了晚期,5年的生存率低于20%。
同时,传统的胃癌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需要,尤其是在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由于缺乏有循证依据的治疗药物,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获益还不到12个月。
如果确诊为晚期胃癌患者,大多已经失去了手术完全切除病灶的机会,临床上应进行系统治疗。近年来,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在一些实体瘤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这是因为肿瘤生长需要血液来提供营养,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关键,如果没有血管提供氧气和养料,肿瘤就会被“饿”死。鉴于此,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为晚期胃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尤其是阿帕替尼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可以抑制酪氨酸激酶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最终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
阿帕替尼是目前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惟一被证实有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能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作为口服药物,阿帕替尼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剂,未来阿帕替尼还要进行胃癌领域深入研究,探索其在晚期胃癌治疗中从三线提到二线甚至一线的可行性。另外,在肝癌、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也在临床试验中。
就胃癌来说,全球大约41%胃癌患者在中国。胃癌的致病原因复杂,包括生活饮食、宿主基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此提醒大家应定期进行胃镜等早期检查,出现不适及早治疗,不要把早期病变拖成晚期。(康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