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7月02日> 总第1228期 > 02 > 新闻内容
声音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2日  查看次数:  
  一个“共同”,即是医者试图打破医学专业主义,放低姿态,与患者共商、共策、共情的转身。在医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抓手之前,在微观层面,个体的努力与尝试,推动与变革,更显得弥足珍贵。
——日前,钟南山、郑家强、王辰三位院士,以及数十位名医几乎手臂贴着手臂地挤在一起,探讨医学界的新名词——医患共同决策,即患者和医生坐在一起达成治疗上的共识。新民晚报评论说。
 
看一个民族的未来,不妨看看这个民族的人们在读些什么样的书,尤其是看看孩子们在读什么书。
——到图书市场上翻阅,发现不少书籍存在知识硬伤,劣质图书充斥市场,中国青年报评论。
 
这些细节问题并不关涉疑难杂症的诊疗,考验的往往是医院的“基本功”。如果一所医院在“基本功”上屡屡失分,难被信任,又如何能承受护卫患者生命健康之重?
——日前,市民谭先生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在民航总医院的体检报告,竟被诊断出罹患妇科疾病,医院回应称,错误源自电脑系统出了问题。1岁男童被诊“怀孕”,账单显示一天吸氧“29个小时”……人民日报评论。
 
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优先保护的是良善的孩子,要让他们免遭各种伤害。对于那些凌虐同辈以获取残忍快乐的孩子,严厉的惩罚其实是他们最需要的教育。
——在近几年的社会新闻中,青少年凌虐事件已经不算是新闻。每次恶性行为发生总能引起社会大众哗然,但校园凌虐事件并没有得到严惩,以致无法以儆效尤。中国青年报评论。
 
坚守坏习惯,客观上总是损人损己,而放弃坏习惯,是成全别人成就自己双赢选择。在公共性的视野下,回头看一看,人生的某些坏习惯,实在不值得顽固地坚守。
——飙车、狂按喇叭、翻越护栏、空中抛物等城市里的个人坏习惯令人生厌,很多人标榜为个人自由,长江日报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