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好的妇科、公立三甲妇科排榜首……一长串耀眼的光环,笼罩在一家名为“上海85医院妇科”的百度搜索结果里。有记者暗访发现,这家声称“有着66年历史的医院”、“上海市妇科权威”的妇科医院,近期平均每天的百度推广费用将近9万元;而其实,它只是莆田系明爱医疗投资集团与国有医院合作的结果。
有了百度推广,少数医疗机构就像找到了形象与公信的“美图秀秀”:各种P图、美颜,营造妙手回春、病患如云的“高颜值”。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自然难以察觉“最好妇科”的猫腻。
民营医院无可原罪,网络推广也不是洪水猛兽,但如果二者无节操、无底线,结伴蝇营狗苟,甚至在市场上唱起坑蒙拐骗的双簧,恐怕不仅会对本就趋于紧张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更会以劣币驱逐良币的姿态,恶化脆弱的医疗市场秩序。有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上半年,北京监测到的3000余条违法医疗广告中,民营医院占73.6%。这几年网络推广风起云涌,监管阙如之下,类似情况似乎难言多大改观。
2015年4月,“莆田系”众多民营医院宣告无限期暂停与百度竞价推广合作。一时间,“百度莆田彻底闹掰”之说沸沸扬扬。彼时,各自高风亮节,互有指摘:譬如百度号称仅在2014年,就累计拒绝医疗客户13019个,而这其中六成以上是莆田系医院;而“莆田系”亦幡然醒悟,说总靠在互联网上刷小广告,也不是个事儿,要省钱练好内功回馈患者。双方一番洗白后,似乎也就不了了之。迄今看来,“上海最好妇科”事件中,足以窥破二者的真实心思。
在商言商,民营医院或者网络服务,都不是“福利院”。但有几个问题,还是需要好好追问:一则,在民营医院与互联网推介的“合谋”中,患者合法权益难道只能是砧板上的鱼肉?二则,国务院前不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再次提出要加强社会办医。民营医院迟早要迎来发展的春天,那么,春天到了,就可以逾越公序良俗、“野蛮生长”?三则,作为互联网服务企业,利用网民的信息不对称大打法律擦边球,如此逐小利而毁大局,企业社会责任何在、行业监管刚性何在?
在“互联网+”战略下,中国民营医院最当“+”上的,是诚信服务、踏实作为。尽管最终出台的新《广告法》只是原则规定“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适用本法的各项规定”,竞价排名、自媒体营销等热点难点均未触及;但长远而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框架下,每天9万脂粉费就能打造出网络上的“最好医院”——此般闹剧,总会有付出代价并寿终正寝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