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一名1岁男童因为发烧,父母用工业酒精为他擦身进行物理降温,想不到却导致孩子陷入深度昏迷,最后经抢救还是回天乏力,在医院死亡。专家表示,物理退烧并没想象中那么美好。
酒精擦身降温:很危险
深圳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主任何颜霞(据南都网):男童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工业酒精,工业酒精里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很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男童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
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裴洪岗(据其微信号“drpeihg”):这则新闻所反映的问题,不仅在于工业酒精。即使使用看起来“相对安全”的医用酒精或白酒,酒精擦浴依然可能致孩子酒精中毒,“退烧首选物理降温”观点也并不正确。
物理降温: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裴洪岗(据其微信号“drpeihg”):物理降温的方式很多,包括减少衣服、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热贴等。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环境接触,借助流动的水或空气将人体热量带走,达到退热的目的。
擦浴利用水和身体的温差以及水的蒸发来带走热量,温差小了效果不明显,温差大了又会引起身体不适,发烧的孩子很多都昏昏沉沉想睡觉,谁会乐意这时被人用凉水擦来擦去?温水擦浴却可能让孩子更难受,而且这种降温效果差,持续时间短,不是一个好的治疗方式。
至于冰袋冰敷、退热贴这样的小面积接触皮肤的降温方式,既不能明显降温又可能让孩子不舒服,自然应该放弃。
而酒精擦浴虽然可以降温,但酒精可通过皮肤吸收,带来中毒隐患,因此应该禁止。在以往的文献中,也曾报告过若干酒精擦浴导致婴幼儿急性酒精中毒的案例。
发烧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让体温“达标”。如果孩子没有明显不适,也没有其他需要额外留意的基础疾病,那么发烧39°C以下时通常不需要退烧,更不需要擦浴。
当然,上面这些建议,都建立在“退烧的治疗目标是提高舒适度”这个医学界的主流观点之上,这点可能并非所有医生都会认同。作为家长,如果你非常担心退烧药的副作用,情愿孩子忍受不适去获得擦浴那点降温效果,那也是自己的自由。
孩子发烧的专业建议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发布时间:2008年11月):物理降温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高热时推荐使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搽身的物理降温方法。
美国儿科学会旗下的科普网站healthychildren.org(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5月):大部分情况,让发烧的孩子更舒服的最方便方式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然而,如果孩子对退烧药过敏,或者不能耐受(罕见)可以优先选用擦浴;如果发烧让你的孩子极度不适,或者孩子呕吐,可建议配合退烧药使用擦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