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诉讼内容,杨在2014年10月和2015年1月两次接受被污染的十二指肠内镜检查。该案诉讼律师彼得·库夫曼介绍,杨感染了抗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CRE,一种耐药严重的肠道细菌,病人致死率达50%),目前仍需在该医院接受更长一段时间的治疗。
库夫曼介绍,除这家医院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其管理者在经过更多事件相关调查后,也将被纳入被告范围,还有很多患者将继续提出诉讼。
UCLA表示,已有七位病人因使用奥林巴斯销售的内窥镜而感染CRE,从2014年10月3日到2015年1月28日,已造成至少2人丧生,179人可能被感染。但UCLA方面拒绝对特定病人发表评论,因相关案件仍在审理中。
此前一周,奥林巴斯公司方面表示正紧密监测病人感染事件,并为使用其内窥镜设备的客户提供了清洗内镜的相关培训材料。“奥林巴斯TJF-Q18oV设备需要仔细地关注清洗和再利用处理步骤,包括细致地人工清洗工作”。
患者律师称奥林巴斯改良型Q18oV十二指肠镜不能提供“有效可靠地再利用处理规范”。
奥林巴斯仍按照老型号清洗指南提示医生,导致不能有效消毒和清洗新型内镜。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对此问题提出警示,认为可能导致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有机构和医学专家指出,细菌可以留在内镜摄像头和附属设备的微小裂隙中。
该暴发事件发生后,UCLA称将对气体灭菌方法更加严格,如今已没有该器械相关的新感染事件再发生。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超过50万患者需要接受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杨在诉讼中提到,奥林巴斯知晓该公司十二指肠内窥镜的复杂设计会导致清洗和患者致死性感染的严重风险。然而,该公司销售人员却在十二指肠镜安全性方面对患者和医生作出错误的表述。对此,洛杉矶公共卫生官员在UCLA暴发事件调查中也作出了相似的结论。
相关链接:奥林巴斯集团创立于1919年,事业领域包括医疗、影像、生命科学和产业三大业务领域。2000年11月投资3000万美元在北京成立奥林巴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OCI)。奥林巴斯医疗设备涵盖胃窥镜、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腹腔镜,拥有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是中国医疗设备的重要制造商和供应商,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高端医疗市场,《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设备的市场规模在2011年已达到1200多亿元,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设备工业总产值约为1800亿元,2000~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约21.3%,预计2015年将超过30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