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主动减肥的男人越来越多,就在我周围,已有一大群跑步狂人。在他们的概念里,吃饭唱K已经落伍了,现在流行的是约跑,大家跑鞋运动装一齐出现在绿道上,热身开跑,一个小时汗流浃背,那才真叫爽。而如今的中年男人,要拼气质,颜值和打扮已不是决胜要害,更多的拼的是身段。
健身让男人更快乐
健身会上瘾,运动时分泌的多巴胺让人快乐,不亚于一场热烈性爱。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不少男人的理想就是当大官,赚大钱,有钱就可以得到一切。没人提“健康”两个字,甚至不提“快乐”两个字。于是很多男人,三十岁就身体软绵绵像一团棉花,爬三层楼就气喘吁吁,饮食无度,胡吃海塞,身上连一块明显的肌肉都没有;四十岁已经像个老年人,在床上对女人有心无力,头秃肚凸,有很多存款,也有很厚一沓病历,他们有实力从头到脚都穿戴奢侈品,可是,他们彻头彻尾与好看没半毛钱关系。
我认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年内,眼看他从190斤减到140斤,彻底戒掉了曾经夜夜啤酒夜宵的生活习惯,每天跑步游泳,把肥肚子变成腹肌,把大圆脸变成瓜子脸,他还参加了马拉松,全程跑下,活力四射。
纵容肥胖是失礼
一个人纵容自己发胖,其实就是失控的一种表现。那些远超正常体重的人,背负团团肥肉,行动笨拙,衣服怎么穿都难看,不论他社会地位多高,有多少钱,骨子里装着的仍是一个懦弱的灵魂,一个对身体的欲望伏地屈从的灵魂,所以他想吃就吃,想懒就懒,让腰围粗出一圈又一圈。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不是真的有病,或者体质原因(有人天生容易肥胖的基因),那么他变成一个胖子,就是不可饶恕——他连自己唯一的身体都维护不好,还能指望他干什么?
有些男人嗅到了那种不祥的气味,开始警惕自己的身体,他们抛弃了固有那种“男人有啤酒肚是天经地义”的观念,选择克制欲望,减肥健身,重新热爱生活。率先产生“死胖子”危机的男人,是男人群体中更聪明那一拨,他们知道一个男人无论伪装得多么完美,体形会泄露一切。
社会地位越高越在意自身形象
其实无论中西方,从近些年的观念转变来看,社会地位越高的男人越在意自身形象,一些著名的企业家,并没有小肚腩。王石52岁登顶珠峰,他的身上可没有一块赘肉。有些人终于意识到,贪婪地填满一个胃,是埋在骨子里的穷困基因作祟。健康才是一种美好的气质,胜过一切虚伪的社会标签。
与之相反,“胖子”是一种堕落颓丧的气质,拖着臃肿的肉体不停塞进更多食物,长时间懒卧在沙发或床上,穿着衣服已让人感到他对身体的破罐破摔,何来优雅和魅力?
人生一世,靠这一具肉身行走江湖,好身体永远是第一。堕落成“胖子”的男人,将越来越不流行,因为那意味对自我不尊重、对女人没吸引力。哪怕他功成名就,在两性世界里,依然是失败者,因为身体的垮掉意味着雄性荷尔蒙的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