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6月18日> 总第1225期 > 07 > 新闻内容
度过灾难应激先做好陪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副教授 李卫晖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查看次数:  
   亲历过重大灾难的人,大多会出现应激反应。

  一般情况下,情绪会变得无助、内疚、愤怒、指责等;会出现睡眠问题,难以入睡、噩梦连连或早醒;也会出现行为反应,茫然失措、动作重复、攻击暴力等;身体器官也会出现生理反应,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身体乏力等。反应严重的甚至精神崩溃。

  这些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灾难发生后48~72小时后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但少部分人在遭遇灾难后的心理反应则会延续数月、数年,而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尽管时过境迁,他们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灾难片段在脑海中、梦中反复闪现,甚至不愿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不愿和人交往,表现得过于警觉等。

  有上述情况的人要加强识别和干预,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最佳选择就是了解熟悉应激障碍这类疾病干预方法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士介入。

  对于未经历过专业训练的至亲好友来说,陪伴是最佳的方法。多份理解、多些克制,少些怀疑,免生冲突;多带笑容、多些沟通,少些抱怨,稳定情绪;多份鼓励、多些聆听,少些孤独,温暖陪伴。可适当进行瑜伽,散步,游泳,欣赏轻松愉悦的音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