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宝宝,常会告诉妈妈“我肚肚疼”,但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又没有任何异常。面对心急如焚的妈妈,我常会提醒到,这类肚肚疼可能是假的。
一般来说,两岁以下的宝宝不会告诉妈妈腹痛,两岁以上的宝宝会用小手指着自己的肚子,告诉妈妈他肚肚痛,而通常情况下,宝宝并没有真正感觉到腹痛。能够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的年龄是三岁以上。能够比较准确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的年龄是六岁以后。
幼儿可能把肠蠕动、饥饿时的饥肠辘辘,大便前的腹胀感觉、肠鸣音等,都说成是肚子痛。宝宝没有经验,还不能分辨这是怎样一回事。
妈妈可用询问的方式,引导宝宝认识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要大便呀?是不是饿了?告诉宝宝人饥饿时,肠子会通过蠕动发出信号——要吃东西了;大便前会有种感觉,肚子紧紧的,要把大便挤出来,这时要蹲到便盆上了。宝宝的生活经验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积累是离不开父母的。
如果宝宝真的肚子疼,会用手捂着肚子,脸色不像平时好看了,不再嬉戏玩耍,虽然没有痛苦表情,至少也不那么安静愉悦了。
若妈妈觉得宝宝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可宝宝坚持说自己肚子疼,那可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不吃饭、不睡觉、不去幼儿园等。宝宝很聪明,这种方法可比用哭闹得到的关注多,父母的态度也好得多。
此时,就要明白地告诉宝宝,如果你真的肚子疼,妈妈就带你去医院看医生,到医院我们必须听医生的,做血液检查或打针输液。这不是吓唬宝宝,而是给宝宝一个明确的概念,对自己所说的话是要负责任的。
当然,如果父母把宝宝带到医院,当医生问宝宝哪里疼时,宝宝也可能会说哪里也不疼,因为他不想打针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