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稀土超标,头泡茶最好倒掉,否则就会把稀土和农药喝进体内!”近期,茶叶的稀土成了热门话题,众多茶叶因它超标而“躺枪”。茶叶中真的稀土超标吗?稀土到底有多大危害?
稀土在食物中普遍存在,茶叶易“中招”
著名科普人士、食品工程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介绍,自然界中稀土“无处不在”,加之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含有稀土的肥料,因此大家食用的玉米、大米、豆类、蔬菜、茶叶等多种食物中均含有稀土。
茶树对稀土元素的吸收和积蓄能力较其他作物强得多,因此在茶叶中常能检测出较高的稀土含量。
在现行国家标准中,同样规定了稻谷、玉米、小麦和除菠菜之外的蔬菜和水果中的稀土限量。这些食物,特别是谷物,积累稀土的能力要比茶叶低。“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有谷物类食品中稀土超标。”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杨秀芳表示,研究表明,茶叶在生长中会富集稀土元素,部分成熟度高的茶叶稀土更高。因此相比绿茶等嫩叶茶,使用较成熟叶片的茶产品中的稀土更容易“超标”。其中,乌龙茶尤其是铁观音茶稀土指标普遍高于其他茶叶种类,在“超标”名单中最常见。
稀土对健康有利有弊
我国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制定稀土限量标准的国家,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均未设定食品中稀土限量指标。综合目前学界对稀土的认识,可将稀土“毒性”描述如下:稀土具有明显的环境蓄积性,生物吸收与富集性、脏器组织的蓄积性及毒效应的广谱性。
不过,食品科学界对我国稀土限值标准仍存在争议。云无心说,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对稀土进行过风险评估,“美国、欧洲都没有,我国也没有做过关于稀土对人体危害的科学评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梅宇也表示,稀土元素对于人体健康具有双面性,适量摄入稀土元素有益人体健康,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动脉硬化、消炎杀菌等药理功能;只有稀土摄入过量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食品与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介绍,从目前人群摄入情况来看,从食物中摄入的稀土量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洗茶对去除稀土农残有限
“稀土难溶于水,每日喝茶所摄入的稀土含量十分有限”,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昆曾介绍,稀土等重金属是不溶或微溶于水的物质,很难用水泡出来。而国家对茶叶的检测则是将茶叶烧成灰,检测整个茶叶中的稀土含量。因此相关部门公布的稀土值,要远高于人们喝茶时喝下去的量。
和稀土一样,洗茶对稀释农残作用也很有限。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梅宇介绍,“现在绝大多数茶场不采夏秋茶,人们饮用的茶叶绝大多数都是春茶。而春茶受到的病虫害影响并不算大,不会出现大量使用农药的现象,农药残留程度相对夏秋季生长的瓜果来说也就较少,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不必过于介意和担心。
相关阅读:
发酵茶最该洗茶除尘
头泡茶是否能喝取决于居民喝的是什么茶,细嫩的新茶不建议洗,如龙井茶和碧螺春,以沸水洗茶会破坏茶叶中的茶氨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红茶也比较嫩,冲泡前也不需要洗茶。
对于加工时间较长的半发酵茶或发酵茶可洗茶。例如铁观音、大红袍、乌龙茶、黑茶等。因为此类茶叶在长时间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混入灰尘等杂质。饮用前,应先用沸水快速洗一下,再把水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