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林野,北大口腔医院副院长,口腔种植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亚洲口腔种植学会会长。
擅长治疗:正颌外科、颌面创伤、种植义齿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专家门诊)
名词解释
种植牙被认为是缺牙之后最好的修复方法, 即在缺牙部位的牙床上通过手术的方法植入一个或几个人工牙根,然后在人工牙根上修复一个或多个牙冠,可完全恢复牙齿的功能。

小小的一颗种植牙,各部件之间相互连接和接合的公差(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动量)只有10~50微米,相当于一毫米的千分之十到千分之二十,而且要在开放的口腔环境里负重工作数十年不感染不松动。也正因如此,一个国家种植牙的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业发展水准和经济水准,比如,精密加工业水平比较高的瑞典、瑞士、德国,其口腔种植学就发展得很快。
而据统计,2014年我国牙齿种植体的植入量约为50万颗,韩国每年植入的种植体为150万颗。
种植牙的发展水平,同观念、技术和临床应用息息相关。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林野教授的团队曾做过一个调查,追踪了从1994年8月到2005年8月期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植入的骨结合种植体的现状。这是我国自从90年代初开始做牙齿种植以来第一个样本量比较大、比较系统的回顾性研究。
漂亮的牙齿是最好的首饰
“如果你现在有一笔钱,又想换车、又要做牙,你要先干什么?”林野教授笑眯眯地问记者。
记者一时语塞。
“很多人愿意穿个漂亮衣服、开个好车,但口里缺几颗牙,他不觉得有什么关系。”林野教授告诉记者,在国外工作多年,他注意到德国人的生活理念是:首先要让生存质量提高了再考虑买车买房,而牙齿健康就是衡量生存质量的重要标准。
“德国有句谚语:漂亮的牙齿是最好的首饰。”林野教授说,现代种植牙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和应用了几十年,是非常成熟的缺牙修复方法,但国内了解并接受种植牙修复的患者并不算多。
“1995年,我们国家种植牙技术开始起步,那时来做种植牙的病人,一年只有几十例。”林野教授回忆起当年的病例,感触很深。
说起导游这个职业,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笑脸迎人,和气可亲。但林野教授说,他接诊的一位年轻导游却满面严肃,“这位女孩虽然只有三十来岁,但是因为有重度牙周病,牙齿松动,都先后拔掉了,年纪轻轻,嘴里一颗牙都不剩了。”林野教授说。我们都见过没有牙齿的老年人,人没有牙,上下嘴唇就瘪了,“明明是一个年轻人的年纪,却有着老年人的面容。她就再也不愿笑了,也不爱参加社交活动。尽管她是一个经验丰富、优秀的导游,职业生涯也因此面临着停滞。”
林野教授为这位导游做了种植牙,她又回到了导游的岗位上,人也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了。
这样的案例在林野教授的职业生涯中不胜枚举。
牙周病是我国人群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在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中,20%~30%已发展到重度牙周炎。牙周炎使牙齿松,丧失咀嚼功能,影响面容美观,最后免不了要拔除。
而牙齿丧失后,咀嚼效率下降,除了吃东西不方便,只爱吃软的食物,消化功能也会变得很差,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此外,国内还有研究显示,多数目牙齿缺失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会造成一定损害;而据媒体报道,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牙齿脱落或牙齿很少(少于10颗)的人,患老年痴呆的几率较高。
牙齿功能如此重要,种植牙的效果非常肯定,但国人对种植牙的接受,却需要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
我国种植牙的10年留存率达到96.7%
林野教授告诉记者,过去的假牙是活动的,就像在墙上粘了个挂钩,挂个重一点的东西就肯定会掉。
“活动假牙没有牙根支持,戴着也不舒服,压在牙床上,一咬东西容易把牙床给压烂;同时还要拿铁丝钩挂在别的牙上,不是把别的牙挂坏了,就是挂不稳,固位差;也因为没有支撑,只要一吃东西,假牙就下沉,压在黏膜上,人会觉得疼,功能差。所以很多人说假牙不好用,指的其实是过去镶的活动假牙;过去还有一种假牙是固定的,叫固定桥,这种方法需要损伤相邻的天然牙才能镶牙,而且受力不好,得不偿失。”林野教授解释。
种植牙不但克服了传统镶牙的缺点,而且使过去无法镶牙的困难患者得以修复。一位来自山东的四十多岁的男性患者,因为上颌骨和牙胚没有发育,从小上颌就没有牙,因此活了四十多年,上牙就没有长出来过。他在全国去过很多家医院寻求治疗方法,最后经其他医生推荐来到林野教授这里。
“他一来就说,林老师,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口牙,小时候跟小朋友一块儿玩,别人都有牙,只有我没牙,大家都认为我是怪物。我很自卑,我现在自己开了个公司,也赚了一点钱,我还一直有这个愿望,就是您能帮我把牙装上。”林野教授回忆起这位患者也颇为动容。
“没有上颌骨就好像盖房子没有地基一样,根本无法盖房子。”在医院颌面外科显微外科团队给患者颌骨重建移植了牙床骨头后,林野教授给患者植入种植体,修复了12颗牙齿,患者延续四十多年的梦想也完美地实现了。
种植体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对连续就诊的2500多个患者,6000多个种植体的跟踪调查,林野教授的团队得出的结论是,这部分种植体的10年存留率达到 96 .7%!比国际标准的95%的存留率还高。我国种植牙技术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了十几年,但水平和成果却让人欣喜。
林野教授在2008年首先在国内开展研究和应用的重度牙周病患者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一般缺牙患者或重度牙周病患者连植骨也不需要,当天拔牙当天种植当天就戴上固定的牙,“当天就能用。”
牙齿是一个人的门面。过去种植牙常规的经典疗法是要先拔牙,拔牙后,等牙床愈合三到四个月再做种植;做完种植,又需要再等五六个月,让骨细胞长到种植体上、让种植体和骨头完全长在一起以后再镶牙。
下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