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是我国第20个全国爱眼日。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教授重新绘制了我国眼科疾病谱,特别提出“红紫蓝黄白”这五色致盲眼病八成都是可防可治的。 受访专家:王宁利,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高度近视眼眼内镜屈光手术等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会诊门诊)
图为王宁利教授与医护人员讨论病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每年做次眼科检查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最后会导致眼底出血、血管病变,如果得不到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就会致盲。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发生眼科并发症的几率越大。但是,通过门诊观察,王宁利教授发现,眼睛没事的时候,糖尿病患者很少主动去眼科检查,都是视力发生了问题才去找眼科大夫。
“我接诊的患者中,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有大学生。”王教授举例说,“有个女大学生是糖尿病患者,她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一只眼睛看不见了,到我这里一看,那个看不见的眼睛已经进展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最后经过手术,保住了一点光亮,另外一只眼因为及时干预,现在还保存着视力,还能够完成自己日常的工作。”
建议: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每年应做一次眼科检查,发现开始有了糖尿病眼底病变指征时,应该及时听从医生的安排进行干预性治疗。
病理性近视
大眼美女是后备军
得了近视如果不关注,会迅速发展为高度近视,眼轴拉长,眼睛受到了病理性的损害,眼睛上会出现葡萄肿。白眼珠变薄后,可以看到紫色的眼睛内组织透出。
王教授指出,很多做过激光手术的大眼美女们有可能成为“紫色”眼病的后备军。“高度近视,做了激光手术,不用戴眼镜了,眼睛也变得更大,而这种大眼睛的代价是什么?我们眼球壁就变薄了,眼内的组织被扩张了,可能会造成视网膜发生变性,导致视网膜脱离,最后走向失明。”
建议:一旦成为病理性近视了,要及早地发现视网膜的变性区,早期发现新生血管的病变,早期干预,避免走向盲目。
青光眼
致盲路上有征兆
青光眼就像视力的“小偷”,因为70%~80%的青光眼都是不疼不痒地夺走了人们的视力。王教授常跟患者说:“青光眼是一个没有倒车档的车,但是它有刹车,我们可以让它减速,让它停车。”
其实,青光眼早期是有一些征兆的,需要多加留意,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比如,你觉得家里电视机的色彩越来越不行了,但其他人觉得挺好;原来是远视眼,后来到了50岁,觉得在黄昏的时候会眼胀,头痛,睡一觉就好一些了,可能就有青光眼了;同样是走路,别人走过去很通畅,你过去了,不是撞了板凳,就是撞了桌子,小心视野可能已经受到影响了。”王教授提醒。
建议:有家族史的青光眼高危人群应关注眼压。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主动到医院查查眼底是否有病变。
老年黄斑变性
眼里打针别害怕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急性进展期可在短短2~3个月内就造成失明的严重后果,即便不是急性发作,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两年内85.1%的患者视力将降至法律盲,也就是视力小于0.1,意味着十人中有八人将失去视力。
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往眼睛里打药,6年间可以减少一半因老年黄斑变性所致的失明。但是,很多人恐惧在眼里扎针,失去了治疗机会。
所以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王教授认为,患者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认识,这些病在过去是没法治的,现在有了治疗的方法,而且有了统一治疗方法的标准与指南,只要到规范的医院,治疗是一样的,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建议:到医院要一个测量老年黄斑变性的表格,拿回家经常翻一翻,看一看,如果觉得这些方格有变形,那可能是黄斑有问题了,应该早一点到医院去看医生。
白内障
十分钟恢复光明
“白内障就跟我们长白头发一样,过了50岁,每个人都会发生,只不过是轻重缓急,对视功能的影响不同而已。”王宁利教授说,如果说每个人都活到80岁以上,80岁以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得白内障。
目前,白内障是一个通过手术就能够完全复明的眼病,“高科技可以带来非常完美的结果,不用再有任何恐惧了。手术5~10分钟,第二天视力就恢复到1.0。我们一年有八九百万的白内障患者,去年就做了一百多万人通过手术恢复了光明。”王宁利告诉大家。
建议:一旦眼前出现固定性黑点、明显的视物模糊,伴有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视物变形或双影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白内障。夏季防晒别忽略眼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副主任医师 李晓清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到海边游玩,注意皮肤防晒的同时也别忽略了保护好眼睛。
沙滩大多无树木遮荫,地面沙砾会把较多的太阳光反射进眼内,持续强光对视网膜有可能造成光损伤,所以最好戴个墨镜防强光和紫外线照射。此外,沙滩局部温度较高,在沙滩待久了,也可能增加患结膜炎的机会。当然,只要不是持续地无防护地暴露在强光下,一般都没有问题,但还是建议带上一支抗生素眼水和眼膏,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