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6月04日> 总第1221期 > 18 > 新闻内容
血糖不稳留意情绪问题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4日  查看次数:  

        研究方向:2型糖尿病的遗传学研究,甲状腺疾病,老年内分泌疾病。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再生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等。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情绪是糖友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当糖友血糖控制不佳,却找不出什么其他原因时,就要留心可能是情绪问题所致。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霞提醒,抑郁症和2型糖尿病常常共病,二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被认为有“孪生流行”(twin epidemic)的倾向。曾经发表在《中国糖尿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增加抑郁障碍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1%,是健康人的2~3倍,反之,抑郁也会使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37%~60%,抑郁程度越重的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高。

  王晓霞介绍,一位60多岁的阿姨,一直在她的门诊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得很平稳,但有天来检查时,王晓霞大夫惊讶地发现她的空腹血糖在一周内上升到了12~13mmol/l,可饮食并没有什么问题,药物也按时按量服用。后来了解到,这位患者的老伴刚刚因车祸去世,患者情绪上受到了重创,出现了抑郁症状。为她短期使用了一些胰岛素进行治疗,效果也不太好。后来王晓霞大夫建议她的女儿带患者暂时离开现在的生活环境,患者跟女儿去国外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女儿前两天打电话说,患者的血糖平稳多了。

  王晓霞解释,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属于一种心身疾病,常伴随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功能紊乱,还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营养因子系统异常等有关。瘦素(leptin)也与抑郁症和糖尿病共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抑郁症和心理压力易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进炎性反应和血小板凝聚,继而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反之,长期高血糖易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样反应,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生长素等激素水平升高,皮质醇活性发生改变,这些变化会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抑郁会导致患者心理、精神障碍,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不良生活方式难以纠正,并发症多发且难以防治。而糖友因为疾病和并发症的负担、糖尿病相关的症状(如高血糖症引起的疲劳)以及因为糖尿病而造成的饮食、身体和社会活动限制,也可诱发和加重抑郁情绪。

  王晓霞大夫建议糖友们不妨参加一些糖尿病患者俱乐部讲座、活动和沙龙,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学习糖尿病知识,对情绪的改善也很有帮助,病友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寻找一个身边的好榜样,对自己也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