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25日> 总第1218期 > 16 > 新闻内容
跟新指南学控压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5日  查看次数:  

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联盟(中国)共同举办了本年度“世界高血压日”活动,专家们对最新版的《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进行了解读。
新任务:
知晓自己的血压

“去年世界高血压联盟确定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连续5年都一样,就是‘知晓你的血压’。为什么这么规定,因为高血压知晓率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基础,而且,全球来说高血压知晓率还比较低,中国的知晓率也只有40%左右。”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文强调,知晓高血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测量血压,正常人每两年至少测一次血压,高危人群每6个月就要测一次。
最新的指南提出,建议有条件的患者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自测血压,血压未达标者,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3遍,连续7天,以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为医生治疗的参考。血压达标者,建议每周测量1天。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血压测量中,开始使用智能血压计进行测量,用起来很方便。但是对这种血压计的准确度心中没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伟伟教授介绍,鼓励大家使用智能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王文教授建议,智能电子血压计同样推荐上臂式血压计,选择时要注意是否通过了国际标准认证,通过了就是准确的。
新目标:
减少晨峰血压程度

我国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不容乐观,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增武教授介绍,收集了早晨7点~10点心内科门诊测量的高血压患者2187例,比较血压达标情况,发现总体未达标患者高达54.5%。
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发病高峰常在觉醒前后4~6小时内。陈伟伟教授提醒,减少或是消除晨峰高血压已成为降压治疗的新目标。睡前服用长效平稳的抗高血压药物对凌晨高血压的控制疗效明显。
王增武教授介绍,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单纯的清晨高血压者,可调整服药时间;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控制24小时的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
新方法:
参加一个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新指南提倡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可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组织或患者自发组织自我管理小组。
王文教授解释这种方式对提高高血压管理效果很有好处,患者们可一起交流经验,学习防治知识、自测血压、调理饮食、如何保持心情愉快等保健知识。有利于增强患者防治高血压的主动性及降压治疗的依从性,还可提高与医生沟通的能力和紧急情况下寻求医疗帮助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