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去药店购药,
都希望买到便宜实惠的好药,
然而,
一不留神,买到假药,
患者可就倒了大霉。
如发现及时,尚无大碍, 若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可就太不值当了。
最近,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女士
就遇到了这样一件糟心的事。
受骗:药盒和针头型号不一
张女士患糖尿病5年,需要每天坚持打诺和诺德的胰岛素针。从2010年起,张女士一直在离家较远的开心人药店和金象大药房购买,价格分别是每盒19.8元和19元。
糖尿病是个慢性病,病人每天都需要坚持打胰岛素,胰岛素针又是一次性用品,使用耗损量自然很大,而且医保也不能报销,张女士希望能找到更便宜的地方买针头。
经朋友介绍,得知在八里庄有一家“特价药店”,其售出的诺和诺德生产的针头一盒仅卖16.5元,这让张女士很是兴奋。于是,从2012年起,张女士便开始固定来到这家药店买胰岛素针。
虽然离家有点远,但想到一支针头能便宜3块钱,一年能便宜几百块,张女士觉得也挺值。
2013年,在使用了一年由这家药店卖的胰岛素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女士意外发现,自己购买的胰岛素针药盒和针的型号竟不一致,药盒上的“诺和针”标注是“32G”,而自己实际使用的却是“31G”的针头。药盒包装和胰岛素针的型号竟然不匹配,难道用的这么久的针都是假的?张女士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调查:便宜药针鉴定竟是假的
带着满心的不安和疑惑,张女士找到健康时报,希望能帮助他确定胰岛素针的真假。记者帮助张女士联系上诺和诺德客服,带上刚买的10盒针头,送到该公司去鉴定检验。
几天后,药品厂家出具了一份样品鉴定结果,上面写道:“对返回的样品进行外观检测,发现包装袋塑料材料与尺寸与正常包装不同,样品的材料和尺寸均不一样,且返回样品的包装袋没有虚线设计,因此包装袋是假冒产品;对批号记录和产品放行信息进行检测发现,12F21M是诺和针31G批号,而包装盒是诺和针32G产品,由于中国没有31G规格诺和针生产和销售,因此怀疑包装盒是假冒产品,检测结果表明针头是诺和诺德公司产品。”
也就是说,张女士买到的31G规格的胰岛素针在中国境内并未批准上市,而且与包装盒上的32G产品并不一致,张女士购买到的“特价”药针很可能买到了假针头!
“这不会是别人用过的针头吧?”想到这儿,张女士冒出了一身冷汗,本来仅仅只是得了糖尿病这一种病,可要是因为贪图便宜,感染了其他严重疾病,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建议:购买药品要多留心
2014年12月1日起,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等内容做了具体明确,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犯罪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再设置入罪门槛,可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31提醒患者在购买药品的时候,注意三点:一是药店的资质,确认药店具有营业期限内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尽量选择大型的连锁药店购买;二是应该观察包装是否完整,字迹是否清晰,注意标签及说明书的材质和印刷质量,如果印刷技术水平差或字迹模糊,或发现药品有拆开痕迹,建议不要购买。三是包装上有无批准文号,如果有,将之输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在“数据查询”中根据批准文号查询相关药品信息,确认该药是否经过正规注册。 编辑:感谢读者张女士为本报提供的线索。线索费100元及一份精美礼品已寄出,请近期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