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18日> 总第1216期 > 15 > 新闻内容
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压
健康时报记者 尹 薇 驻上海市眼耳鼻喉科医院特约记者 吴祎玮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查看次数:  

 

  上海市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孙兴怀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青光眼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各类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尤其是复杂性、难治性青光眼的处理

  出诊时间:周一、五上午(特需门诊)门诊见闻 一上午,来看青光眼的患者真不少,有退休老人、年轻白领,还有儿童,他们有的是原发性青光眼,有的是发育性青光眼,还有因为外伤、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继发青光眼。很多患者都辗转去过很多医院,来看孙兴怀教授成了他们保存视力的最大希望。

  “早知道过年就不放爆竹了,一只眼被炸伤后现在站在镜子前面连自己的五官都看不清,靠吊甘露醇降眼压,不然一升高就痛死了,看了不少医生,有的医生说我需要马上开刀,又说需要球后注射,但还是可能会瞎,后半生我都不敢想了!”

  当这位中年男性患者进入孙教授诊室后,平静了很多。为了营造检查需要的暗室效果,诊室的窗帘都拉下来隔绝着外面的光线。孙兴怀教授特有的温和沉静的问诊和检查态度也让患者心情舒缓下来。

  “你的眼底还可以,眼压有办法控制,目前可以不用开刀,按医嘱服用药物把眼压稳住不复发的话,视力暂时不会退步。”患者仿佛一下得到赦免金牌,兴奋不已。

  一位50多岁的女性青光眼患者半天内连续七八次反复进入诊室,问的问题只有一个:“我的眼睛真的不会瞎吧?”孙兴怀教授每次都同样耐心地告诉她只要坚持规范治疗就不会失明。“青光眼患者的焦虑很常见,孙院长也想了很多办法为他们排遣。”旁边护士也轻声地为记者介绍。

  直到下午2点,孙兴怀教授还没有结束半日的专家门诊。还未吃午饭的他仍然耐心温和地接待每一位患者。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超过视神经耐受程度从而引起视神经、视功能受损的致盲性眼病,它是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也是仅次于白内障(通过手术可以复明)的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眼压升高是青光眼最典型的特征,但诊断、治疗青光眼可不能只看眼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说。 儿童眼压高:诊断眼压需谨慎 门诊现场:女孩一脸惊恐地跟母亲进来,“体检时发现孩子眼压高,医生说是儿童青光眼,可孩子不愿滴眼药,每次测眼压又都不一样,愁死了。”

  孙兴怀:经进一步检查,孩子压平眼压是正常的,视神经乳头完全正常,没有发生凹陷性萎缩,也未发现特征性视野缺损等,所以最后鉴别这个孩子不是青光眼。

  这又是一例临床上因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发现眼压偏高,而被怀疑或诊断为青光眼的中小学生病例。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很多,经后续检查以及长期随访,绝大多数不是青光眼患者,有些是孩子在发育时眼压正常的波动,有些则是因检测偏差而误诊的。一时吃不准别急着用药,可以提醒家长多随访观察,确认了再处理也来得及。致盲性青光眼:训练改善眼功能 门诊现场:一位年轻人高兴地走进诊室,“孙医生,你的训练办法真好,我的视力已经从0.04到了0.12,视力残疾等级从盲人变成了低视力!”

  孙兴怀:这位年轻人的眼睛由于早年青光眼没有及早诊治,而视力减弱,几乎看不见了。人们通常认为,既然青光眼因眼压过高而起,那让眼压恢复正常即可。但视神经的损伤却不可逆了,治到后面患者眼压虽然恢复正常了,可视力却没能恢复,尤其是中心视野缺损,感觉白治了。

  我们的训练是控制住眼压不让视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后,利用眼球周边残余的视野,训练患者从眼球周边视物,重新激活大脑视觉细胞成像,患者就又能恢复一定的视力了。因此患者不要放弃训练找回视力的努力。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家族聚集最常见 门诊现场:“孙院长,上次你治好了我哥的青光眼,现在我也来了。”一位50多岁的女士来到诊室。“我哥、我外公和妹妹也是青光眼。”

  孙兴怀:青光眼被认为有一定的家族患病倾向。开角型青光眼与基因变异有关,还不能绝对肯定有家族遗传,但至少有家族聚集现象。可能和同一个家族内的人基因、性格、生活习惯相类似等因素有关。

  因此,一个家庭的多位亲属患有青光眼,有利有弊。弊端在于家族成员易感性增高,需要定时测量眼压,就像高血压易感家族检测血压一样,也要定期让医生看视神经等情况。好处在于家族里的病人可共同探讨治疗经验,对规范用药有信心,控制好眼压,共同改善性格和生活习惯。单眼视功能损害:眼睛也有左撇子 门诊现场:一位30岁的小伙子委屈地说:“为啥我从来没觉得眼睛有啥问题,看东西也没觉得不清楚,突然就变成一侧眼睛失明了!”

  孙兴怀:这位小伙子因青光眼长期压迫视神经,没能及早发现一侧眼睛的问题,导致该侧眼睛功能严重损害,几乎不可逆。

  因为人在用眼时也分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就像左撇子一样。如果视觉出问题的是非主视眼,那么另一侧健康的眼睛会弥补患眼的视野异常,不仔细看或不遮挡住好眼不会马上察觉。因此年轻人在闲暇之余,可用手把一只眼睛遮住进行自我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另一只眼看东西不清楚或看到视野有缺失,就应及时就医,切勿耽误诊治时间。 青光眼是不可逆的慢性病,需要大量的专业医生投身进去。可眼科领域,愿意沉静下来搞青光眼的医生并不多。

  青光眼治疗对医生来说有些吃力不讨好——白内障开个刀马上就能重见光明,近视眼手术也是立竿见影,可治疗青光眼无论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没法比。因此在眼科领域,愿意沉下心来搞青光眼的医生并不多。孙兴怀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不过他一进去就是30年。近年来他每年都有重量级研究成果发布在国际大牌期刊上,还获得过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青光眼患者中,偏焦虑和抑郁型的性格比例占的多,和这些患者打交道也并不省心。因此半天时间,记者实地感受,没有“内力”是不容易沉住气的,更何况始终保持沉静的面容与温和的言语,反复打消他们的疑虑。

  “药物和手术只是治疗的一方面,平时还需调整心情和生活习惯。”孙兴怀除了在诊室开导病人,还组织了全国第一个青光眼俱乐部,给病人普及青光眼的常识和保健要点,让病友们互相开导,建立对生活的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