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18日> 总第1216期 > 10 > 新闻内容
和不良情绪告别
健康时报记者 田 茹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主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老年护理服务研究项目组共同承办的老年康复与护理服务分论坛于2015年5月7日在京召开。

  受访专家:刘松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主任

  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自闭症,交流障碍、智力发育落后、失眠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论坛现场,放置着一把椅子,这不是演小品,但确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主任刘松怀这次演讲不可缺少的道具。

  “我这次的主题,是关于情绪分离技术,这是帮助老人缓解不良情绪的一个好办法”,刘松怀主任开门见山解释道。

  很多老人遇到一些不如意、不高兴的事儿,询问他的时候,他不愿意说出来,或者是一些难以启口的事情,如喜欢某个老伴、觉得自己没用、觉得子女不孝、思念故去的老伴或者害怕死亡等,这些问题让老人内心长期充满恐惧和煎熬。

  这个时候,就可以应用情绪分离技术,帮助老人缓解不良情绪。

  情绪分离技术,其实是通过语言暗示想想的办法,将负面情绪从内心抽离出来然后将它消灭。做这件事情,只需要一个道具,就是一把椅子。

  首先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回想给自己带来困扰的事情。仔细地回想故事发生当时的情景,回想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回想后的情绪。

  然后,想象将这个不高兴的自己留在椅子上,让身体慢慢站起来,往前走几步,与不高兴的自己分开,然后转身面对椅子,并想象不高兴的情绪像气球碎片一样飞回椅子上。

  然后,两个自己开始对话。对椅子说,“你是我另外一个自己,你负责处理情绪,我负责处理事件。为了更好地处理事件,我把情绪都交给你。”接着对这把椅子鞠躬,然后跟它说,“拜托了”。

  这个时候再次感觉让自己困扰的事情,是不是痛苦少了些。可以多次进行,一次次让痛苦减少,直到不良情绪缓解或者消失。

  老人很容易出现一些消极情绪,而且容易钻进这种消极情绪里。而这种情绪分离技术其实不需要心理医生在场,自己在家就可以进行。

  但提醒大家,老人进行情绪分离技术的时候,一般一次只处理一件让自己伤心的事,特别是这件事不想表达出来,又长期被这件事困扰的时候。头脑清晰、有认知能力的老人比较适合这种方式进行调节。一次效果不佳,可反复多次进行,直到情绪缓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