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14日> 总第1215期 > 24 > 新闻内容
同种药品为何差价这么大
健康时报记者 刘子晨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4日  查看次数:  

  《蓝芩口服液价格差三倍》2015年4月9日24版

  同款蓝芩口服液,在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售价竟相差三倍。尽管经记者调查相关情况后得知,价格差异系药物新旧包装、不同规格所致,但同一种药品在不同医院、不同药店之间差价悬殊的事例仍是屡见不鲜。

  北京市朝阳区读者刁先生:我常年患鼻炎,需经常到医院购买生理盐水冲洗鼻子。在北京朝阳医院,花6.77元钱就能买到包装质量很好的生理盐水,而在解放军307医院,同样规格的生理盐水则需花11.39元,包装简陋,一撕就破。同是生理盐水,为何价钱贵了质量却有差异呢?

  健康时报记者刘子晨:药品价格差异受许多因素影响,质量与价格也并无直接关系。医院售出药品在当地发改委最高指导零售价范围内定价,均属正常。药品进入医院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招标审核,一般不会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不必太过担心。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0年发布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第三条介绍,我国目前价格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其中,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特征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他药品则实行市场调节价。

  该《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到,对于实施市场调节价格的药品,经营者可以依据其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按照公平合法、诚实守信原则自主制定和调整价格。因此,对于此类药物而言,同类药物不同生产厂家之间确实会出现价格差异。

  而对于执行政府指导价的指定药品,经营者只要不突破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指导价,便可自主制定销售价格。以中成药蓝芩口服液为例,参照北京市发改委规定,10ml每支最高零售价为3.3元。而北京各药房所售6支装蓝芩口服液价格在15至19.2元之间浮动,均未超过每支3.3元(6支装19.8元)的最高零售价。因此,即使不同医院或药店药价有差异,只要在最高零售价范围内,都可以接受。

  此外,即便同一种药,由于不同厂家生产工艺差异等原因,也可能导致价格区别较大。比如,朝阳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资药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售价为61元,而相同成分国产药物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则仅售27.5元。医生解释说两者药物成分相同,区别在于二者分别是进口药和国产药,病人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