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井超 张伟 徐瑶 黄奇存 王琪 吴笑吟 张斯文 驻北京朝阳医院特约记者 杨舒玲
驻北医三院特约记者 姚永玲 驻北京天坛医院特约记者 匡远深 驻北京宣武医院特约记者 王蕾
驻北京友谊医院特约记者 张福征 驻北大人民医院特约记者 钟艳宇 驻北京安贞医院特约记者 房琳
驻北京积水潭医院特约记者 于淼 驻北京妇产医院特约记者 巢伟
编者按:近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发布了针对93家二级以上医院2014年住院服务的DRG(疾病诊断相关组)评价结果。“DRG排名”,即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安全三个方面做出评价,排名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诊治和服务水平。
健康时报记者以这个榜单为基础,盘点了这些医院的优势科室和大牌专家,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就医指导。虽然不提倡大家扎堆大医院,但治疗方向明确了,其实也是对医疗资源的节省和有效利用。
由于时间紧张,不足在所难免,敬希各路名医大家指正。我们倾听您的意见:新浪微博私信给我们:@健康时报,或者邮箱:jksbbjb@126.com。
DRG简介
DRG中文译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Groups,简称DRG),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发的一种管理工具,主要应用于短期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及医保付费管理,目前在德国、法国等国广泛应用。
呼吸科
主要疾病:慢阻肺、肺栓塞、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呼吸系统感染、肺部肿瘤
入榜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朝阳医院
时报导医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气要喘不匀,基本生存受影响,何谈生活质量。所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就显得紧张而迫切。此次入选的三家医院,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上资历老、实力强、技术新。
协和医院呼吸科可是“老字号”了,这是我国最早的呼吸专科之一,由已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朱贵卿创建,多位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主委都出自协和呼吸科。我国第一部呼吸系统疾病参考书《胸部疾病》和呼吸疾病系列参考书《呼吸内科学》也都由协和专家主编。这里堪称全国治疗疑难杂症的“集散地”,现在,协和呼吸科的门诊量和收治病人数量名列协和各科室第一。
而北医三院呼吸科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同样硕果累累。多项呼吸疾病检查如支气管镜和内科胸腔镜等,都是国内开展较早的。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研究和肺部疑难疾病诊治在我国一直处领先地位,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学术地位颇高。还成立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癌、睡眠呼吸疾病等专业门诊和患者俱乐部。
说到呼吸疾病,朝阳医院的名头响当当。这里的呼吸科由已故呼吸科大家翁心植教授创建,发展至今,一个科室的规模已相当于一个小型专科医院。专业组设置齐全、细致,规模大,技术强。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施焕中介绍,朝阳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先进的危重症救治技术,比如ECMO(人工体外膜肺),这是一项能代表医院危重症抢救水平的技术,目前应用较成熟,技术辐射北京周边省市。率先开展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和研究,让很多微小癌无处遁形。肺栓塞治疗在这里也颇具优势,很多医院可能一年也不超过十例,朝阳医院呼吸科一年大概诊治几百例肺栓塞患者。
目前器官移植中难度最高的肺移植在朝阳医院开展已有十余年历史,且是卫计委认可的可开展肺移植术的医疗机构。
此外,与心内科合作开展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因为难度高,国内能开展此技术的医院不多,一年可能也就几例。据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晓娟说,朝阳医院呼吸科从2003年开始开展此项工作。2012年就做了12例,13年做了15例,14年做了16例,技术比较成熟,患者恢复都比较理想。
王晓娟还提到,朝阳医院呼吸科有一个让病人受益的“特色”——普通门诊的出诊大夫其实大都是副高以上职称专家。专家们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和医疗技术,能提高门诊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保证呼吸疑难病病人尽早得到规范治疗。而患者花费相对比较低廉。
其他:中日医院院长王辰院士是呼吸科知名专家,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另外,候任委员林江涛教授也是中日医院的。
心内科
主要疾病:冠心病、房颤、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心脏介入等
入榜医院:安贞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朝阳医院
时报导医
外科擅动刀,内科擅用药,但心脏内科领域不同寻常,恰恰是高超技艺的竞技场。此番阜外、安贞、朝阳三家医院老将新秀齐入榜,各有特色展特长。
安贞医院发展三十余年来,心内各项分支全面开花,尤其在冠脉介入及心律失常这两大重点项目上独树一帜。
“国内介入第一人”吕树铮及“国内房颤第一人”马长生等夯实了该科的业内地位。吕树铮教授早在1993年便完成了国内首例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次年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极高危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支架术,使原来必须经外科搭桥手术治疗的病变,也能由内科介入完成。
马长生教授如今是射频消融治房颤技术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人。早在1994年,不到40岁的马长生便撰写了我国心律失常导管消融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心外科圈内人说,当年全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教授都是拿着这本书对照着做手术。
而阜外医院历来被称为培养心血管专家的“黄埔军校”,历史悠长,拥有刘玉清院士、朱晓东院士和高润霖院士,业内翘楚层出不穷,如今的心内科主任张澍教授兼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质控中心主任。“牌子老,病人多,分科细”是其三大特点。过往辉煌,近年来新技术的尝鲜与推广同样走出了业内领先的地位与节奏。
比如,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阜外心内团队成为国内首个“吃螃蟹”的人;还牵头完成我国第一个经导管人工瓣膜置换的临床研究项目,优化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瓣膜,达到手术死亡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并发症低于国外报道的满意结果。
朝阳医院的心脏中心作为后起之秀,同样成果亮眼。尤其近来由杨新春主任带领的电生理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全三维指导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拓展了射频消融的新思路。杨新春主任表示,以往的传统消融治疗需要借助X光透视才能完成,但大剂量X光透视对患者和手术医生的身体健康都有损害,而这种三维引导新技术,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可与传统方法相媲美甚至更优。
其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拥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心内科拥有葛均波院士,实力同样很强。下转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