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第27届樱花节健康时报主题日暨家庭急救教育日日前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举行。该活动以“走进春天,拥抱健康”为主题,由健康时报、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北京玉渊潭公园联合主办,北京雪中金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受访专家:董鹏,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心脏之所以会发生意外,是因为心脏的水电系统出问题了。”在北京玉渊潭公园心肺复苏模拟演练现场,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董鹏这样解释。
心脏的“水路”指的就是运输血液的血管,如果血管硬化或是血液黏稠,血管中会产生水锈一样的斑块,如果不经治疗血管会越堵越严重,堵到50%就是冠心病,完全被堵死就会突发心肌梗死而发生意外。
如果是心脏的“电路”出现问题,主要是指心脏的电神经等传导系统类似于电线,电线一旦不能正常传导电流,与之相连的灯泡就会忽明忽暗。同样,心脏传导系统如果受损,心率就会忽快忽慢,进而引起房颤或窦性心律不齐等问题。
虽然实施心脏急救时也要分清状况,但董鹏主任也强调,在急救大多数心脏病患者时,应“重心轻肺”。
这个时候可以连续按压胸骨下段部,尽快给心脏施压,恢复氧气和血流的供应即可。尤其是对于心梗、冠心病、室颤等心源性猝死,按压是最重要的。
不过遇到溺水和电击的情况除外,尤其是发生溺水后,需要首先清理呼吸道,然后再实施心肺复苏急救,同时必须做人工呼吸。
相关阅读:一老一小学急救
“先轻拍双肩并高喊‘喂,醒醒啊!醒醒啊!’”在北京玉渊潭公园,6个心肺复苏模拟演练的“假人”一字排开,专家培训员细致地讲解并用人体模型示范,周围的人纷纷抢着学习。
活动当天,一位大爷顶着大风,跑了大半个北京城来到玉渊潭公园赏樱花,恰好遇到心肺复苏模拟演练,赶忙跟着专家学了起来。“家里老伴有心脏病,万一有个晕倒啥的,也能及时的简单抢救一下”。
旁边一个小学生和身边的爸妈说,“我也要学这个,老师说让我们多学习急救知识,之后会有急救知识比赛”。就这样,一老一小抢着学起了心肺复苏技能。
“大家跟着我1、2、3的口号,找两个乳头中间位置,手臂呈垂直用力按压,注意看我的两手是怎么交叉的,用手掌按而不是手指头,一定要跟着口号的节奏和频率,不用乱按”,游客在专业指导下纷纷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能。
活动当天,近千人参与了心肺复苏模拟演练活动,培训员被热情高涨的群众团团围住,大家对健康的热情被一点点点燃。
心肺复苏默念3302口诀
对于急救的方法和技能,专家给大家推荐一个口诀——3302。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可默念这串数字,回忆心肺复苏的一些技能和要求。
3——“三无”状态
拍打倒地人的肩膀,并凑到其耳边大声问:“喂,你怎么了?醒醒啊!”有些老年人耳朵不好使,可在老年人两个耳朵边都各喊一次,并同时感受有无呼吸和心跳,如果是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的“三无”状态,那就要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了。如果无意识但还有呼吸心跳,就不需要做心肺复苏。
30——按压胸骨30次
做心肺复苏时,很多人找不到准确的按压点,方法是两乳头中线的位置,或是两个腋下中线的位置,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单次按压30次,力度以成人胸骨下降4~5厘米为宜,使胸腔内压增加,间接挤压左右心室。这样血液可以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循环,避免重要脏器因供血不足、缺氧中断而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2——人工呼吸两次
进行完胸外按压后,再开放气道,最后才是人工呼吸。也就是说先按压胸骨30下,再捏着鼻子口对口呼气2下。人工呼吸前要先确保嘴里无异物,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被救人的鼻孔,用右手把下颌顶起,使气道打开,让氧气充分供应到大脑及各脏器。
注意人工呼吸是呼气,而不是吸气,试想如果是吸气岂不是把病人血液内原有的氧气都吸走了,反而加快损伤。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动作完成是一个循环,在抢救过程中至少要做按压胸骨30次、人工呼吸2次这样5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