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起宝宝第一次采血,很多妈妈印象深刻:宝宝出生三天后,出院前,采足跟血。看着哇哇大哭的宝宝,妈妈们心疼的同时不仅疑惑,采足跟血是为查什么呢?有的妈妈出院后还会接到电话,告知结果异常,需带孩子到医院重新抽静脉血复诊,还提到一个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这到底是什么病呢?
对新生宝宝采集足跟血,其实是为了筛查一些先天性疾病,其中一项便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又叫“呆小病”,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患了此病的宝宝,如果没得到及时治疗,跟同龄人比,身高体重都偏低,且智力发育明显落后。而及早发现和干预,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减小很多。
初步判断:“三超”和“三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宝宝在新生儿期(生后28天)的典型表现有“三超”和“三少”:三超,即超过预产期才出生、体重超标的巨大儿和新生儿黄疸期延长;三少,即孩子动的少、吃的少、哭的少。
除此,还有便秘,脐疝,皮肤干燥及鼻梁低平等特征,但这些不具特异性。另外,由于妈妈的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胎盘保护宝宝,所以绝大多数患此病的宝宝出生时并无明显异常,因此,筛查就很必要了。
报告解读:别看箭头看数值。筛查方法是,足月新生儿生72小时后,7天内,充分哺乳,足跟采血,滴于专用滤纸片上。当筛查出现异常时,一般在治疗前需再次采静脉血,进行详细的甲状腺功能检测。
当拿到检测报告后,可不能只根据化验单上简单的几个向下或向上的箭头来判定宝宝是否健康,必须要看具体数值。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医院报告上所附的正常范围是成人参考值。不过,具体的数值代表的含义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应由医生来判断。
如何治疗:吃药完全可控制。宝宝被确诊为甲减,家长也不必惊慌。因为,这些孩子完全可通过治疗获得和正常宝宝一样的生活。由于大部分患儿体内缺乏甲状腺素,因此只要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就完全可控制病情。
对于小婴儿,服药时应把片剂压碎,以一小勺奶或水喂服,不能用奶瓶等大容器,避免药物剂量出现偏差。服药时应避免与豆奶、水果、钙片、铁剂、纤维素等同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如果经B超证实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缺如,须终身服药。其他情况,一般三岁内不建议停药,过了三岁可试着停药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如此时仍正常,为暂时性甲低,可停药但须密切随访,部分人会重新出现甲减症状,需再次治疗。如果停药一月就复发,也应终身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