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宝宝来说,“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而感冒后是否用药,怎么安全用药,是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
剂型:泡腾片别直接吞 在小儿感冒药中,有一类是泡腾片。这是近年来国外开发应用的一种新颖片剂,它与普通片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含有泡腾崩解剂,入水后,在泡腾崩解剂的作用下,即刻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使片剂迅速崩解和融化。因便于保存和携带、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特别适用于儿童、老人及服药丸困难的患者。
家长切记,泡腾片千万不能给孩子直接口服。这类药片在化解时需大量水,且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如直接口服,药片进入喉咙,会将周围的水分都吸收过来,再产生二氧化碳,易导致儿童窒息。2007年底,就曾发生过一个悲剧,一岁半的孩子感冒后,医院给开了泡腾片,母亲只看到了药瓶上贴的“口服”提示,而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于是给孩子口服,结果造成孩子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年龄:两岁前慎用抗感冒非处方药“孩子感冒了,不想去医院折腾,去药店买个小药吃吃吧”是很多家长的普遍想法。然而,美国FDA明确规定:禁止将抗感冒与止咳非处方药用于2岁或以下婴幼儿,并建议6岁或以下的小儿也勿使用,6岁至11岁儿童慎用。
儿童有别于成人,其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等功能较弱,因此对药物的耐受性差,若用药不当,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两岁以下婴幼儿用药宜慎重,孩子感冒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此外,应切忌重复给药或任意增加给药次数及每次药量。
类别:退热认准这些药 孩子感冒后往往伴随发热,对于退热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仅推荐两种药作为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在儿科使用,即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家长在用药前,可仔细阅读说明书,是否为这种药物。
具体用药量和用药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是严重持续性高热,可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同时进行物理降温,将患儿包裹及衣物打开,多喝温开水,温水浴30~40℃水温,清淡饮食。家长保持平静、勿惊慌,若出现高热惊厥、精神不好或呕吐加重等症状立即就近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相关阅读:近日,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专家赴顺义妇幼保健院开展了主题为《小儿常见病如何用药》科普宣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