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见闻上午九点多,王荣福主任诊室来了一家三口,原本空间不大的诊室变得有些拥挤。只见年轻的女儿热情地说了声:“王主任好!”
王主任也热情地回应道:“最近恢复的怎么样?哪里有不舒服?”
“我现在挺好的,各项复诊指标也正常,这次来是因为我妈妈的脖子上发现了一个肿块,在我们当地医院拍片显示病灶大于1cm了。”原来几年前,王主任曾是这位年轻女孩的主治医生,女孩在王主任的治疗下恢复不错,因此当妈妈也发现甲状腺病的时候,不远千里带着妈妈来看王主任的门诊。
王荣福主任急忙招呼患者坐在他对面。
“半个月前感觉脖子痒,舌头难受,去医院检查说是甲状腺肿了,然后做了个B超,说左边有个肿块。”患者说。
王荣福主任和助手孙宏伟医生仔细看了患者的检验报告后,让患者自然站直、闭眼、举起双臂与身体垂直,可以看出患者双手在颤抖。
“这是检查甲状腺功能是不是亢进的一个简单方法,手抖提示甲状腺功能可能亢进。”王荣福主任解释说。接着王主任又询问了患者有无四肢浮肿的情况,然后让患者坐好,仔细地检查患者颈部的肿块。当得知患者因为怕需要空腹抽血还没有吃早饭时,王荣福主任关切地说,快去找分诊台的护士预约,然后再去办理手续,这样可以快点去抽血。“饿了一早上要是没抽上血,岂不是今早白饿了。”王荣福主任笑着和家属说。
“对于首诊的病人,得问得详细一点,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开出诊断”,送走了这位首诊患者后,王荣福主任一边跟记者说着,一边早已在电脑上点击了下一位患者的名字,准备好了继续接诊。疑难甲状腺病看核医学科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张斯文 驻北大医院特约记者 傅锦秀受访专家 王荣福,医学、药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核医学系主任、北大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核技术应用”重点学科核医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核医学分子靶向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二上午;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说起核医学科,很多人会想到科室门口厚厚的防护门,科室内随处可见的“小心辐射”的字样,以及进入科室前需要加穿防护服的情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王荣福主任介绍说:“核医学是利用核辐射或核射线进行疾病诊治及其基础医学研究的学科,核医学检查无创、安全,来这里诊治的一般都是疑难杂症。”
甲癌:
术后复查不可少
门诊现场:刘女士做了双侧甲状腺全切手术,复查后医生建议她做放射性碘[131I]治疗,但131I治疗属核医学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孩子只有5个月大的她感到很为难。
王荣福:虽然131I核素治疗有一定放射性,但比常规化疗及外照射放射治疗并发症和危害少很多。刘女士只需第一次治疗时与外界隔离3天,两周内和周围成人保持2米距离,不进行母乳喂养,一个月内避免与婴幼儿或孩子接触就可以了。
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可能有残存甲状腺组织或微小病灶,此时可进行核医学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放射性核素131I可以靶向治疗甲状腺病灶,降低甲状腺肿瘤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拟进行131I治疗的患者治疗前要严格禁碘食物和停服甲状腺激素一个月左右,然后到核医学门诊检查,制定131I治疗方案。
甲状腺囊肿:
关注优于担心
门诊现场:张女士三年前发现了右叶甲状腺囊肿,做了部分切除术,术后没有特殊不适反应,但听说有做过手术后复发的,特别来咨询还需要做哪些治疗才能预防复发。
王荣福:甲状腺囊肿切除术后一般定期做B超检查就可,如果未手术切除的囊肿没有钙化,仅是结节性囊肿,一般是良性。像张女士这种情况只要注意每年做1~2次B超,时刻关注变化就可以。
甲状腺囊肿通常没有明显异常现象,只有到了囊肿很大、出现压迫或者囊肿内部有出血时才表现出症状,如感觉疼痛、咽东西困难、声音嘶哑等。囊肿多为良性、圆形,自己用手摸起来很光滑,并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临床上治疗甲状腺囊肿多是药物控制,有人也会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切除后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及是否有新的囊肿产生。
甲亢:
恢复后也可生育
门诊现场:妻子两年前患上了甲亢,一直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赛治维持,效果不错。夫妻俩想要孩子,但怕药物对孩子有影响,去年6月份怀孕后忍痛打掉了。
王荣福:怎么因为用抗甲状腺药物就把孩子打掉呢?这种情况要到医院诊治,如果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没有其他特殊原因是能保住这个孩子的。
由于甲亢疾病青睐女性的特性及现在社会压力大等原因,孕龄女性甲亢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但只要维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胎儿没有什么影响。即使有些患者曾服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也不要过分担心,国际卫生组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目前建议131I治疗后4个月就能备孕了。但对孕中甲状腺相关药物的服用剂量还是要在产检时和妇产科医生沟通。
甲减:
分清类型再治疗
门诊现场:女孩因工作原因常熬夜,两年前患上甲状腺癌,做了双侧甲状腺全切手术,最近常感觉累,不愿动。
王荣福:之前患过甲状腺疾病且有长时间药物治疗,出现疲惫、怕冷、冒汗等是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症状,这种情况下不要贸然治疗,要定期检查血象,关注甲状腺相关激素变化。
目前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等已达成共识,适合于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的甲亢而造成的甲减不再是并发症而是自然转归。成年人甲减只要注意定期检查并服用甲状腺激素(优甲乐)就可以,但发育期的青少年出现甲减就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药,因为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身体与智力的发育。
记者手记
来核医学科就诊的患者都有甲状腺方面的疑难杂症,也多辗转看了很多医生,因此王荣福主任对待患者更多了一份耐心。
当得知吉林来的夫妻仅仅在北京停留两天后,王荣福在她化验单上写了加急,希望结果早出来,给他们一个满意的治疗方案。
王荣福诊室有一排铁柜子,装满了他治疗过的患者病例。老患者到他的诊室,即使没带病例,只要知道病历号就能找到之前的检查、用药信息。2007年做手术的病人来复查,忘带病例本也没记住病历号,王荣福主任的助手孙宏伟医生趴在地上从柜子的最底层开始找病例,怕让患者白跑一趟。
记者还注意到,遇到偏胖的病人,王荣福都会问他们最近血压是否正常?血脂如何?有没有右下腹部(胆囊)不适?
记者猜测王主任这么问是不是因为甲状腺疾病与三高也有关系?但他告诉记者:“两者并没直接联系,但不能因为甲状腺病了就只关注甲状腺,人体是一个整体,哪个指标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都不好。”另外,甲状腺疾病是青年女性的高发疾病,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年轻女性一定要对甲状腺健康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