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2月05日> 总第1192期 > 19 > 新闻内容
应该有部“好人保护法”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张 伟 实习记者 张斯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5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2015年1月25日,由健康时报社、中国家庭急救教育科学普及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家庭急救教育普及推广专家共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清华大学公共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景军、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陶茂萱、原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袁新立、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秦小明、北京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刘燕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对于急救专家来说,什么问题被问得最多?

  在第一届中国家庭急救教育普及推广专家共识高峰论坛上,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

  “学会了急救我也不敢救怎么办?这就是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

  学会了为什么还不敢救呢?

  现状:

  医生救人反惹官司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急救法律来保护施救者,相反这些救人者却可能由于救助不当、诬陷等原因惹上官司。”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仲一语道破天机。

  王仲解释,“打个比方,在路上碰到孕妇要生孩子,我是医生,按理说我应该帮,但实际上我不能去帮。因为职业医师法规定,不在执业地点执业就是违法,所以别人就可以去告我。问题是我在医院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救人都不是我的执业地点啊。那不都是违法吗?所以我就不敢救啊。不做没有责任,做了反而违法。”

  他讲了一个前段时间亲身经历的事情,“有天我在医院附近的一个饭店吃饭,服务员知道我是医生,就过来找我,说一个正在吃饭的老人昏迷了。我赶过去一看,病人脸色煞白、意识丧失、直翻白眼,呼吸也不是特别好了,我第一件事是赶快给他放倒,然后让其他人找药,给他拿点糖水喝。我知道放倒是最关键的,因为人坐着意识昏迷后,头会耷拉到胸前,就会憋着。不懂的人就会让他一直保持那个姿势,很危险,如果这时能将他放平,呼吸就顺畅了。我判断这个人肯定是心脏病,好在送医院及时,人救回来了。这是把人救活了,如果没救活呢?我可能就面临一个极大的风险。”

  王仲认为,对于医生来说,有三种类型的医疗行为:第一是不得不的服务。第二是你说话我掏钱的服务,病人是被动的。第三种是一个很有可能失败的服务。既然是这样的服务,医生也不知道救完后病人是好还是坏。如果这时再去救人,那就是自己冒着风险来做。

  “相比现在很多国家的好人保护法,我们国家却是‘坏人’保护法,至少在医疗上如此,只要闹就是无责任赔偿。有人说,中国人的冷漠已到了极致,可冷漠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思路造成的。我们的希望是,有责任一定要赔偿,但无责任就不能赔偿。”

  反思:

  抓住白金十分钟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何忠杰对此也深有同感,“发生心脏病等急症,救助黄金4分钟大家都朗朗上口,但实际多少人真的在这4分钟行动了呢?”。

  在急救论坛上,何忠杰拿出了一面红色的横幅,上面印着大大的黑体字“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互救自救日”。上面密密麻麻签了很多名字,有专家、政府官员及各行各业的人。

  “我到哪去都带着这面旗子,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记住急救的‘白金十分钟’并在这10分钟里主动动起来。”何忠杰解释,所谓“白金十分钟”就是紧急意外事件发生到最初的1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一般救护车来不了,心跳骤停等相关的意外伤病急症在这段时间内,往往得不到专业救治。这段时间不自救、互救,等待的就是死亡。

  何忠杰说“白金十分钟”是对自救和互救做了解读,自救是一种智慧,而互救是一种品德。怎么能让人们在这“白金十分钟”内大胆的动起来,关键就是法律法规的出台。

  “我们现在很多人想学急救,不是为了社会,是为了自己家人,而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家人出事。所以如果没有急救立法,那么大家学会了以后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学了半天还是不敢救啊。”王仲感慨道。

  希望:

  呼唤好人保护法

  虽然全国急救法律还尚未出台,但北京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刘燕君介绍,前不久杭州卫计委出台的院前急救条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也是我国的首部急救免责条例。

  条例里明文规定,全社会都应该参与急救技能的学习,同时规定取得救护员证的人在施救时可以免除法律责任,并硬性规定一些企业与单位应该有一定员工参加培训。

  刘燕君说,北京市卫计委院前急救条例也正在起草当中,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北京市卫计委要共同把首都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推进的更加深入。王仲介绍,据他了解,也有人大代表决定在明年的两会上提交急救立法提案了。

  急救法的破冰之旅亟待开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也能建立起一部真正的好人保护法。

  相关阅读

  新急救教育22条

  此次高峰论坛上,武警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教授与北京雪中金企业董事长王家起先生共同颁布了《急救教育22条》,内容涉及胸外按压法、人工呼吸法、海姆利克法、指压止血法、包扎法、清创术、骨折固定法、宠物咬伤、关节脱臼、鞭炮爆炸、脚体扭伤等急救教育。

  王立祥说,颁布《急救教育22条》就是为了教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急救的正确方法。“急救不当而造成的二次伤害的事情我遇到的太多了,曾经有一位老人在家突发脑出血,正巧儿子在身边,儿子相当孝顺,二话不说就把老人背到了医院。原本老人脑部的出血量并不多,短时间内机体凝血酶机制发挥,本身的修复能力已经将出血点堵住了,但由于一路颠簸,出血点再次破裂造成二次出血,导致出血量增加。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能了解这些心脑血管事件急救的最基本手法,一旦危机来临也不会给老人带来二次伤害的痛苦了。”

  为更好实施急救22条,北京雪中金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在全国通过家庭急救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急救教育普及推广,让教育基地变成急救大课堂,实现学急救、学自救,会急救,会自救的目标。

  北京雪中金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家起表示,2015年将在全国乡村医生举行急救教育训练营活动;举办家庭急救应急药包进万家行动;以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公共场地路演行动;并且重点关注居家慢病老人、警察、老师、儿童、公共场所管理者这五大人群急救应急教育。

  同时还将在全国开展家庭急救员培训计划的“五个一工程”,将急救教育科普读物和家庭急救药包送达100个城市,建立1000家急救教育基地,建设10000家社区急救教育宣传工作站,培育100000名家庭急救员、发放100000张急救信息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