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2月05日> 总第1192期 > 17 > 新闻内容
胆囊切除后防着点大肠癌
上海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 崔 龙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5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崔龙,上海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肛肠外科行政科主任,上海结直肠肿瘤研究中心主任;

  擅长治疗:在直肠癌低位、超低位以及极限保肛手术方面具有精湛的技术和经验;另外在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便秘、肛门部疾病(痔、肛瘘、肛裂)及复杂性直肠阴(尿)道瘘等各类肛肠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有肿瘤家族遗传史、有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有溃疡性肠炎、有血吸虫病的患者,这几类人群是我们熟知的大肠癌高发人群。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大肠癌高危人群却并不为人熟知,即那些为了治愈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而手术切除了胆囊的人群,这类人群其实也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为什么“无胆英雄”能关联到大肠癌呢,原因其实就在于胆汁。

  我们知道胆囊具有浓缩、储存、排空胆汁的作用,是胆汁进出的一个“阀门”。它储存着我们肝脏分泌的大部分胆汁,并在人进食后打开“阀门”让胆汁流进肠道,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特别是吃了很多富含脂肪的食物,因为胆汁能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吸收。

  胆囊切除以后,不管消化道是否需要胆汁,胆汁直接从源头肝脏不分昼夜地流入肠道。过量的胆汁会伤害我们的肠道。因为当胆汁被肠道里的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国外有研究证实,次级胆汁酸具有强氧化作用,能够破坏细胞的基因,使细胞的抵抗破坏能力下降,并发生恶性转变,这些因素会促使大肠黏膜发生癌变。有数据表明,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较正常人患病率增高。

  虽然切除胆囊后大肠癌的风险增加,但对于那些已经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或因病计划切除胆囊的病人,其实也不必对此太过恐慌。

  我们建议那些切除了胆囊的患者,最好2~3年就到医院做一次肠镜检查。因为肠镜检查不仅可以帮助发现结直肠病变,也可以在内镜下微创治疗肠道内的良性病变与早期肿瘤。门诊中不少病人畏惧肠镜检查,害怕检查过程中的痛苦不适。其实随着现代医学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肠镜检查过程中一般仅有轻度的胀气感。而且部分病人还可以选择麻醉状态下的无痛肠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