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青藏高原》,把肺给唱破了!
日前,长沙一李先生飙歌太猛,导致肺大疱破裂引发了气胸,差点危及生命。很多人都有唱歌飙高音的习惯,甚至把能唱上《青藏高原》当成一种挑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了面子,为了所谓的“能力”,都在不自觉挑战健康极限,殊不知这些行为非常危险。
飙高音:肺难扛
唱歌是一门艺术,想唱出高亢优美的曲目,要有先天的声带优势和科学系统的发声训练。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嗓音咽喉病门诊嗓音专家梅祥胜主任医师表示,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不要随便挑战高音,否则靠蛮力飙高音,容易让声带过度疲劳,弹性降低,出现声带黏膜下充血、出血,严重的还会导致声带息肉。声带受损后,40%的人会留下永久性后遗症。
“每到有球赛、高考后、逢年过节时,因为声带受损前来就诊的患者都特别多,其中一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酒后唱歌导致的。”梅祥胜解释道,酒后血液循环加速,声带黏膜变薄,遇到压力时很容易受伤。
有的人借着酒劲把平时唱不上去的歌唱上去了,其实是因为酒后人的敏感度降低,没有及时感觉到声带受损而已。边喝冷饮边唱歌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声带遇冷收缩不平衡,加之血液循环有障碍,声带非常脆弱。
除了对声带的影响,飙高音也有损伤肺部的风险。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翟振国指出,虽然对一般人来说风险较低,但如果是先天性肺或胸膜发育不良的人,唱歌过猛时,肺内压力会突然增加,很可能导致肺大泡破裂,使肺部和支气管的气体进入胸腔,就会形成气胸。此外,对体型瘦高的“竹竿男”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的患者来说也非常危险,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
快速跑:心难受
跑步是不错的健身方法,但最好不要快跑。上海体育学院原休闲体育系主任、教授卫志强表示, 快速跑是一种瞬间性强、负荷强度高的无氧运动,人的心率瞬间可达到180、甚至200次/分钟以上,而人体摄取的氧气量跟不上消耗,心脏负担会加重。同时,为了加速新陈代谢,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对心脏又有毒性作用。
因此,做无氧运动对心脏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根本承受不住,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及心率过快等心脏不适的现象,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产生猝死极端现象。
那么该如何正确跑步呢?卫志强教授建议,首先跑步前做好拉伸等热身运动,使血液、呼吸、肌肉都进入一个稳定的状态,然后再循序渐进开始加速跑步;快结束时千万不能突然“刹车”,要继续慢跑一段距离,给身体一个缓慢的过渡和恢复。冬季运动时要更加谨慎,因为身体各项机能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加上冷空气、雾霾对呼吸道的不良影响,盲目进行剧烈运动,得不偿失。
吃超辣:胃遭殃
很多人喜欢吃辣,商家也趁机推出超级辣、变态辣等菜肴。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恕军表示,辣椒在嘴里能带来爽辣的感觉,刺激食欲,但到了肠胃里面可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大量吃辣椒,辣椒中的辣椒素不但会严重刺激胃黏膜,使胃部产生灼烧感,还会影响肠道,造成腹泻或便秘。李恕军强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停止吃辣,不要再给肠胃刺激了。
李恕军提醒,冬季北方室内普遍干燥,而南方气候湿热,吃得太辣很容易上火,出现长痘和嗓子痛等症状,尤其是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而言,更要尽量避免吃辛辣食物。
高音量:伤耳朵
很多人走路、骑车、运动或上班时都喜欢戴着耳机听歌,因为周围环境嘈杂,音量会不自觉调到很大。久而久之,听力会严重受损。
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医院主任医师王武庆介绍,音量在70分贝以下对人耳是安全的,但如果在公交车、地铁里、大街上等嘈杂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的播放音量,造成耳朵听力过载,使耳朵对声音的灵敏度降低。当声音过大时大脑会开启自动修复功能,产生耳鸣等不适症状。
噪音还具有累加效应。长年累月受到刺激,会造成耳部器官的疲劳,内耳神经细胞的退行性改变,也就是听觉感受器提前老化。如果情况严重致神经细胞损伤死亡,会导致永久性失聪。
保护听力可记住两个60原则,即音量调在音量格的60%左右,戴耳机不超过60分钟。另外,王武庆强调,运动时戴耳机听音乐非常危险,因为运动时血液会优先分配至四肢,耳朵相对供血不足,容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