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规范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最近刚刚有了共识。最新一期《中华消化杂志》发布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以下简称《共识》)。牵头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瑞金医院消化科袁耀宗教授近日为记者详细解读了《共识》。
慢性胆囊炎不治,影响胰腺 无论痛还是不痛,共识都建议还是去医院明确所处阶段后,由医生决定下一步怎么办。袁耀宗教授解释道,在我国,有证据表明约50%的急性胰腺炎继发于胆囊炎和结石,因此,处理好胆囊问题,就可以有效避免引爆急性胰腺炎这个消化科“炸弹”的危险。因此,超过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最好每年去医院做个体检,简单的腹部B超就能判断了。
胆保不保得住,得根据病情定 “临床上发现,当一些患者得知得了慢性胆囊炎,会自行来到消化内科,而不是传统的胆外科,主要是希望能通过药物治疗,保住胆囊不要切。”袁耀宗教授介绍,“有了《共识》之后,不管看哪个科,医生都会根据具体是否有症状、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决定是保住胆囊还是手术切除。
吃好饭和吃对药同样重要 很多情况下,对于无症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而言,吃好饭很重要,不要暴饮暴食。同时,医生会结合病人情况,开出含有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成分,或是一些消化酶等作为利胆药物,帮助胆囊一起工作,同时也促消化。吃好饭和吃对药并不难,却同样是减轻胆囊负担的有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