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1月12日> 总第1185期 > 07 > 新闻内容
心神不安煮点甘麦大枣汤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疼痛门诊主任 赵俐黎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2日  查看次数: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次突然得了“怪病”,她的父母说,孩子三天前突然不会说话了,还全身发软。做了CT、核磁共振等检查都没问题,输液、打针两天,花了4000多块钱,一点效果也没有。

  我仔细看了看她的脸色,发现她双眼无神、口唇发干,这种情况在中医叫郁证,多见于女性,就是由于悲伤过度,心神失养导致的,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病人平时有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容易受惊、悲伤多哭等表现,是整个身体的协调出现了障碍。

  我把她扶到床上躺下,然后用手指重按了一下她的肝腧、膈腧、章门三个穴位。一边跟她说话一边施手法。不出1分钟,朋友就突然连叫“疼 疼”。我停手了,她深深地长吸了一口气,又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慢慢说话了。

  我告诉她的家人说,这主要是由于她平常的性格就比较内向,常常悲伤想哭、多疑,这次又碰上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吧?朋友听了连连点头。实际上,平时如果你经常感觉不开心、不想说话、不想跟朋友交际等等,用雀啄灸法灸一灸肝腧、膈腧、章门这三个穴位就可以了,每个穴位灸5分钟即可。

  我给她又开了个疏郁开心方,就三味药:甘草、浮小麦(就是过去淘小麦时飘起来的部分,可以到面粉厂买些)、大枣,告诉她每天各用20克,加水1000毫升煎半小时,分早晚两次喝药汤,坚持喝1个月。

  这个甘麦大枣汤,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几千年来很多医家都在应用。药物其实就是我们常用的食物,性格内向、性情压抑的朋友都可以试用。

  除此之外,我告诉她,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很多时候,一个人生病,看似是跟某种外部原因有直接关系,其实还是自身的原因。如果感觉自己有郁证的倾向,不妨大胆地走出家门,多跟朋友们在一起活动活动,解开心锁,这可比吃药管用多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