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1月24日> 总第1172期 > 20 > 新闻内容
科学饮食控血糖
健康时报记者 许 凡 张 伟 实习记者 赵 瑞文/图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查看次数:  

 

  (图为向丁红讲演”三五防糖法“)

 

 

  (图为糖友跟专家做运动)

 

 

  (图为专家为患者测血糖)

  人体就像一台机器,一日三餐就是机器运转的能量来源

  得了糖尿病,不得不控制饮食

  但控制并不意味着以后就要过“贫困生活”了

  吃多了不好,吃得太少了,照样也不好

  在糖尿病日主题活动现场,

  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叮嘱糖友——

  活动背景:

  11月14日是第八届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饮食健康与糖尿病”。中国老年健康大会暨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由中华糖尿病协会、北京杏霖健康公益基金会等联合主办;“蓝光行动”健康讲座由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主办。健康时报参与了相关活动。

  食量技巧

  生的算,熟的吃

  今年52岁的胖姐患有2型糖尿病,这不,在活动现场就回忆起自己住院治疗糖尿病的经历。

  “我做美食节目,自己难免会多吃一些,在一次拍摄炒肝节目时,因为机位的不同要求,我那天一次就吃了两碗,回家以后特别难受,一量血糖已经到了19.2,马上去医院治疗。入院时的血糖指数是26.7,当时就被吓到了。”胖姐回忆说。

  通过一个星期的治疗,血糖暂时被控制住了,但那时的她已经因为节食变得“不安分”了。

  “都知道糖尿病人忌的就是口,医院给我的伙食总是吃不饱的。这时候我已经憋不住了,就和病友跑出去偷吃,我俩当时就买了1个油饼,还是分着吃的,但一回到病房,血糖就飙升了。”

  想控制住血糖,都知道要“少吃点儿”,可说到容易做到难,真到下厨做饭和吃饭时,很多“糖友”并不清楚怎样才叫“少吃点儿”。活动现场,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亲自教大家怎么“少吃”。

  “注意,是控制总热量而非控制主食,通常一天主食量在4~8两为宜,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和劳动强度选择。”向红丁教授给了一个大的原则。

  问题来了,这个数量指的是生米生面还是做熟的成品呢?如果1两生米做成2两米饭,相当于多少主食量呢?向教授告诉大家一句秘诀“生的算,熟的吃”——4~8两指的是生米生面,而非做熟后盛到碗里的量。以1两生米做成2两米饭为例,计算生米的重量应为1两。

  “其次是少量多餐,每天不少于3餐,每餐不超过2两。”如果感到饥饿,可以在两餐之间吃点橘子、猕猴桃、梨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但不可吃太多,中等大小的水果一枚即可。再次是清淡饮食,少油低盐。最后,向教授强调一定要戒烟限酒。另外,糖友还要注意,吃饭要吃到七八分饱,不要“打扫战场”。

  营养技巧

  学学“增肌减脂”

  都说“民以食为天”,即便是糖尿病人亦是如此。但过分苛求饮食,降了血糖,丢了营养,也不值得!

  被查出患上糖尿病后,55岁的高阿姨开始了“饮食大作战计划”,几乎每顿主食都只吃粗粮。几个月下来,身体虽瘦了一大圈,却出现了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在“蓝光行动”健康讲座上,北京医院营养科孙明晓主任医师介绍,现在不少老年糖友都出现了营养不良的问题。这部分人要么是严苛控制饮食,什么都吃得太少;要么是主食吃得太多,而蛋白摄入太少,最后热量超标了,营养却跟不上,加速了肌肉、骨骼的退化。

  别以为老了就不需要肌肉了。肌肉减少了,脂肪可能就会增多,这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百害而无一益。

  此外,很多人以为只有肥胖才会引发胰岛素抵抗。殊不知,太瘦同样会使健康出现问题。2014年9月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小于18.5,死亡的风险会增加,而保持正常体重面临的死亡风险最小。

  因此,吃得太多不好,吃得太少更不好。孙明晓主任建议老年糖友要“增肌减脂”,主食吃得合理,在此基础上补充优质蛋白质并适量进行抗阻运动。“大豆是补充优质蛋白的好选择,含量高达38%,是肉、鱼的两倍,还能避免吃太多动物蛋白造成脂肪摄入超标。老年糖友可多喝点豆浆或吃些豆制品。”

 

  相关阅读:三类运动最适合糖友

  在现场,有糖友提问,“向教授,什么运动对老年人预防糖尿病最有效啊?”

  向红丁建议,有两类运动适合糖友。一个是有氧运动,但讲究的是持之以恒,最好每天都锻炼一定时间。60岁以上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45~60岁每天40分钟以上,45岁以下的每天1个小时以上;有些老人不宜激烈运动,要量力而行,可是试试快走、慢跑、骑车、打球、游泳、踢毽子、跳舞。

  第二个是抗阻运动,胳膊腿吃点力,可以锻炼肌肉。最简单的阻抗运动是十点十分运动。双手向上展开,像钟表在十点十分时的样子,再将双手向两侧持平,摆出九点一刻的位置,在二者间反复,84次为1套,每天8套,可充分锻炼上肢肌肉。

  在现场,著名运动健身专家赵之心也给出了一个运动建议——举哑铃。每天在家举小哑铃,是遏制血糖升高既简单又有效的方式。没哑铃,也可用装沙子的矿泉水瓶代替。

  现场问答:

  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耐量受损怎么治?

  向红丁:糖耐量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升高,这属于糖尿病前期,不需要用药,主要是通过管住嘴迈开腿。

  建议饮食控制,经常锻炼身体,定期查血糖,一个月查一到两天,什么时候空腹血糖超过7或者10,可能才需要用药。

  用鲜葡萄自制的葡萄酒,糖尿病人能喝么?

  向红丁:干红葡萄酒糖尿病人能喝,但干红葡萄酒不等于简单的吃葡萄加上喝酒,干红是经过加工的,几乎不含糖。而葡萄含糖量高,对糖尿病人并不合适。自己做的葡萄酒糖分高,含糖量自己不能测定,不主张糖尿病人饮用。

  我刚刚量的腰围是100,有没有得糖尿病的危险?

  义诊专家:腰围超标往往说明您是腹型肥胖,也就是俗话说的“苹果体型”。这个时候,也可能说明您的内脏脂肪多啦,内脏脂肪一多,容易造成身体代谢紊乱,最常见的就是胰岛素抵抗。

  男性的腰围应该小于90cm,您平时饮食是不是热量太高了?建议您再查查血糖,如果血糖正常,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食热量,再适量运动就可以了。

  最近打了胰岛素后,总感到头晕、心慌、出虚汗,但量着血糖并不低,这是怎么回事呢?

  义诊专家: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反应,打了胰岛素,血糖一下子降得太快引起的。血糖虽然不低,但由于降得幅度太大,所以出现了这种低血糖反应。

  建议您找专业医生诊治,看是否降糖方案不合理,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