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1月20日> 总第1171期 > 20 > 新闻内容
特别的国医大师
健康时报记者 林 敬 田 茹 黄夏歆 王 琪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0日  查看次数:  

  上接3版

 

  刘敏如

  唯一的女性国医大师

  身着缎面唐装,头发微卷,脸色健康红润,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在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上,82岁高龄的刘敏如教授分外惹人注目。她是我国唯一的一位女国医大师。

  母壮子肥,女性健康才能保证后代茁壮成长。刘教授说生养孩子虽属“瓜熟蒂落”的正常行为,但对产妇本身来说,毕竟有所损伤,所以“产妇要补”。问题是补什么?怎样补?刘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学认为的产后“多虚多瘀”的生理观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于是她在“生化汤”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能全面提高产妇恢复功能的新药“产泰”,得到了产妇和医界的好评。

  阴道炎是女性的常见病。西医按照病因不同将其分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阴道炎、霉菌阴道炎等多种,相应的治法也不相同。但刘教授认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阴道炎均与“湿热”有关,于是她研制了一种中药复方泡腾片,实践表明对各种阴道炎都有良好的疗效,而且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

  因卵巢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崩漏出血,也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刘教授研制的“益宫止血口服液”,兼具保健和治疗两种作用,此口服液还曾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刘教授的成果远不止如此,但“管中窥豹”,她在妇女健康问题上所倾注的心血是不言而喻的。

  刘教授常说,经(月经)、带(白带)、胎(怀孕)、产(生育)常会给妇女带来诸多病痛,但多数却因为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忍而不治,不少人经血长期淋漓不尽,白带量多且有异样,乳房有包块……在迫不得已时才就医,这种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忍耐是不可取的。

  还有些人生病了不到医院看医生,而是到网上找药方,这也是种错误做法。比如痛经喝点姜糖水,这只能算保健方法,只能暂时缓解,根本不能算治疗方法。所以,刘教授提醒,生病了还是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治疗。

  刘教授也不主张盲目地调理身体,“比如,有人用激素来调节月经就不一定可取。我们身体的自我调节变化是非常精密的,外界的侵入不仅无益反而会打乱正常规律。医疗很复杂,身体也是动态的,中医中药讲求辨证施治,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占堆

  唯一的“60后”国医大师

  今年68岁,人们笑称“60后”,但8岁就开始学藏医,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一职也已20余年,没错,他就是最年轻的国医大师占堆。

  “现在,藏区的孩子们如果患了过敏性紫癜,妇孺皆会告诉你到藏医院去看看吧,那里的药疗效最好。”谈到占堆院长的绝活,藏医院办公室加措主任难掩自豪之情。

  过敏性紫癜是藏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开始发病时会发热、头痛,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瘀斑或麻疹样皮疹,儿童易发病,且复发率高。

  西医治疗此病主要是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抗生素,副作用不小。占堆在原有藏医成方制剂的基础上做了些改进,研制出的过敏性紫癜组方药,对于多数反复发作、病情顽固的病人也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在用药方面没有特殊的禁忌,现已作为该院儿科的特色药使用。

  “皮肤表面出现紫癜,算是比较轻的,重的是消化道出现紫癜,而脏器出现就更为严重。目前我们对皮肤与消化道紫癜的治疗已经很成熟,但对引起肾脏紫癜这块,治疗技术还在研究中。”占堆院长谦虚地说。

  藏药包含藏区特有的矿物质,毒副作用小,且价格低廉,是藏区人民安康的保障。从1996年到2014年,占堆担任藏医院院长近20年期间,他虽然离开了临床治疗的前线,但并没有片刻放松推广藏药、发展藏医学的脚步。“由他主持二次开发的十味龙胆颗粒和六味能消胶囊现在已经走出藏区,全国各地的患者都可以在家门口买到。”加措主任说。

  金世元

  唯一的中药国医大师

  只要是涉及到中药方面的问题,鉴定、炮制、成药、调剂……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博学”是所有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他就是“国药泰斗”金世元,一手牵起中药的传统与现代。

  14岁那年,家里为了让金世元有一门儿谋生的手艺,就把他送到北京复有药庄当起了学徒工。在药庄里,金世元从最脏、最累的活干起,两年的学徒干下来,他不仅掌握了炮制、制药的基本流程,而且还对药材的性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此与中药结下了不解情缘。

  金世元非常重视地道药材,认为中药的关键在于原料药材,若无真优药材,就算炮制加工、制剂工艺再精细,制出的药品也是伪劣药品,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料药材质量关。“好药以疗效为先,决不以价钱贵贱而论功用,无质就无效。”

  为掌握地道药材的特性,金世元常背着干粮,夹着雨伞,到各药材产地去,虚心向药农请教,从最北端的黑龙江省到最南端的海南省,从黄沙漫天的敦煌戈壁,到四季湿润的西双版纳,金世元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实践中了解原料药材之间的差别,积累了大量中药材资源分布和中药材种植技术的资料。正是因为付出这些超出想象的努力,金老对于“道地药材”的真伪优劣、产地产季、采收加工、规格质量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在中药炮制方面,金世元提倡保护中药传统炮制的好经验,原本丢弃的应恢复生产。如当归应分头、身、尾不同部位入药,现在以一味当归代替,有所欠妥。再如地黄传统分为大生地、熟生地和细生地三种,功用不同,现细生地品种已取消,应恢复生产。医药不分家,由于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使得他在中医和中药领域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人称中药“活字典”。

  大半生都在研究中药的金老,将其几十年来的心得与学术经验著书立说,受到读者的欢迎,具有代表性的有《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中药炮制学》、《中药大全》、《中成药大辞典》等著作。“射麻口服液”、“乌鸡白凤丸口服液”的研制,已经获得批准文号,惠泽大众。

  金老大半生都在和药材打交道,像人参、鹿茸等一些在中国人观念里较难得到的滋补佳品,对他来说,自然是近水楼台。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在金老的生活中,他却从不提倡仅仅依靠药材养生。他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金老已是耋耄之年,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他的徒弟涉及科研、教学、医疗、经营等领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金老提倡“医靠药治,药为医用,医药结合,造福人类。”

上一篇 下一篇